Cancer Res:中山大学康铁邦教授发表结直肠癌新研究成果

2016-12-09 佚名 生物通

多梳色素框(CBX)蛋白参与多梳抑制复合物(PRC1),介导表观遗传基因沉默,并根据细胞的类型赋予PRC1明显的致癌或抑癌功能。12月6日,在国际肿瘤学权威杂志《Cance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康铁邦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报道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需要CBX4介导的Runx2抑制,这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可促进大肠癌的转移。本文通讯作者康铁邦博

 

多梳色素框(CBX)蛋白参与多梳抑制复合物(PRC1),介导表观遗传基因沉默,并根据细胞的类型赋予PRC1明显的致癌或抑癌功能。12月6日,在国际肿瘤学权威杂志《Cance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康铁邦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报道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需要CBX4介导的Runx2抑制,这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可促进大肠癌的转移。

本文通讯作者康铁邦博士,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康博士于2003年获德国Bielefeld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8年一直在美国、德国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工作。2008年5月,全职回国;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项目(课题组组长);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学术骨干);2012年,获得国家肝癌重大专项基金(子课题)。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周期调控、肿瘤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研究、肿瘤的转移调控等。在SCI杂志发表论著48篇,通讯或第一作者在Cancer Cell, J. Clin. Invest., J. Natl. Cancer Inst., Cancer Res., J. Biol. Chem., Cell Res., Oncogene, FASEB J. 等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论著17篇。

去年七月二十二日,康铁邦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癌症研究领域著名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一项研究,在细胞水平上和动物模型中证明,阿司匹林可通过NF-kB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生长和转移。

今年八月份,康铁邦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将全基因组CRISPR-Cas9文库与双荧光蛋白稳定性报告基因以及高通量测序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种蛋白质稳定性调节因子筛选试验(Pro-SRSA)。

在《Cancer Research》发表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道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与转移,需要CBX4介导的Runx2抑制,这个关键的转录因子,可进大肠癌的转移。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BX4与Runx2表达呈负相关,而高的CBX4表达和低的Runx2表达结合,与总体生存率呈显著相关, 单独的CBX4表达或Runx2表达更是如此。从机制上来看,CBX4保持招募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到Runx2启动子,从而保持了一种脱乙酰化的组蛋白H3K27状态,以抑制Runx2的表达。

CBX4的这种功能依赖于它和HDAC3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它的SUMO E3连接酶,其染色质,或PRC1复合体。扰乱CBX4–HDAC3相互作用,可解除Runx2抑制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表明,CBX4可以作为大肠癌的一个肿瘤抑制因子,并且,稳定CBX4和HDAC3相互作用的策略,可能使结直肠癌转移患者受益。

 
原始出处
 
Xin Wang, Liping Li, Yuanzhong Wu, Ruhua Zhang, Meifang Zhang, Dan Liao, Gang Wang, Ge Qin, Rui-hua Xu and Tiebang Kang.CBX4 Suppresses Metastasis via Recruitment of HDAC3 to the Runx2 Promoter in Colorectal Carcinoma.Cancer Research.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6-12-21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2. 2016-12-17 李东泽

    这篇咨询不错哦,值得学习,对于临床工作和科研思路都很有帮助。

    0

  3. 2016-12-11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相关资讯

Br J Surg:腹腔镜手术联合恢复协议可降低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

腹腔镜方法和标准化的恢复协议可减少结直肠癌手术后的发病率。由于最佳方案仍然是不确定的,进行这项网络荟萃,分析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展。检索MEDLINE、Embase、试验登记及相关评论,比较直肠癌根治术中选择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恢复协议或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以手术并发症为终点的随机试验。汇总数据估计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相对比值比(OR)。四十试验报告了11 516例随机化患者进行网络荟萃

Br J Surg:直肠癌术后放疗会增加第二原发癌风险吗?

许多直肠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RT)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辐射可能会引起不利的影响,包括第二原发癌。本研究对在瑞典行的随机RT直肠癌试验和瑞典结直肠癌注册表(SCRCR)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估RT后第二原发癌的风险。患者来自五项随机试验和SCRCR,通过Cox回归模型估计接受和未接受RT治疗患者的第二原发癌的危险比(HR)。共有13 457例患者纳入研究,7024 (52·2%)接受RT和6433(

2016 NCCN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证据块(2016.V2)

2016年4月6日,NCCN发布了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第2版证据块。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2017 NCCN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2017.V1)

2016年11月23日,NCCN发布了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第1版。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2017版NCCN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的要点解析-直肠癌

2016年11月23日,NCCN在线发布了2017版结肠癌和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和2016年V2版对比,出现了很多目前临床热点问题的推荐更新,在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里加入了有争议的左右半肠癌分子靶向药物推荐方案。最重要的是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对临床上具有争议的恶性息肉处理、T3直肠癌治疗方法、mCRC新辅助化疗方案、免疫治疗、转移灶毁损性治疗方法选择等给出了明确的更新推荐。以下是笔者对2017版

恕我直言:这种癌症发生时,你竟还以为是犯痔疮!

本期话题:如何辨识结直肠癌?都说十人九痔,但是,那些自以为犯痔疮的人想不到,或许,这正是一种癌症的早期信号!大众都会以为,痔疮会有便血,但是在肠道肿瘤发生时也会有!如果能及时区分辨认便血的缘由就能尽早发现这种恶性肠道肿瘤!然而,又有多少人一听说做肠镜检查,就蔫儿了呢……恕我直言,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也有便血。一旦发现便血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确认造成便血的病因,究竟是痔疮,还是结直肠癌要点一便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