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达芬奇系统”精巧缝合葡萄皮 令人叹止!

2015-05-16 极客视界 极客视界

“达芬奇系统”手术机器人,其实作为临床医生都听说过,而且在国内,已有很多台了,在多种难处理的手术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非外科医生,还是很难想象它的奇妙之处。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平台,到底有何神通?另外,为什么要把这套手术机器人命名为达芬奇,因为制造者认为达·芬奇于1495年即设计了仿人型机械,因此是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的发明者。 该系统充分结合了美国航天航空局和众多研究机

“达芬奇系统”手术机器人,其实作为临床医生都听说过,而且在国内,已有很多台了,在多种难处理的手术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非外科医生,还是很难想象它的奇妙之处。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平台,到底有何神通? 而且,随着技术的改进,其技术会越来越高超!

另外,为什么要把这套手术机器人命名为达芬奇,因为制造者认为达·芬奇于1495年即设计了仿人型机械,因此是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的发明者。


该系统充分结合了美国航天航空局和众多研究机构开发的先进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最高水平。全球共有3266台“达芬奇系统”,其中美国2223台,欧洲549台,亚洲350台。

机械手轻轻的把葡萄皮盖上去


先穿入第一针

打结

一针一针的缝下去,机械手臂非常轻而且精确


现在穿起最后一针


打最后一个结,葡萄缝好了


剪线头


剪完线头发现,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窄口瓶里面完成的,太强悍啦!


外科医生通过后面的控制器进行操作


不过一套手术系统价值千万左右,当然,中国已有不少台这样的手术机器人了。目前主要应用障碍是成本还是太高了点。

作者:极客视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5-06-15 huangsong808

    科学就是力量,

    0

  2. 2015-05-20 yydlt

    奋起直追啊!

    0

  3. 2015-05-20 yydlt

    好吧!中国也要加快发展!

    0

相关资讯

直肠类-NOTES术式病例报告1例

在腹腔镜外科发展史上,从1989年比斯(Buess)首先实行了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与直肠切除术,到国际首例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成功实施,经历了20多年不断地探索创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取得巨大成就,现已成为结直肠癌手术中较为成熟的术式之一。然而,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很多操作细节方面还存有瑕疵,仍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一种巧妙地结合了腹腔镜手术的操作优势和NOTES手

JAMA: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目的  大多数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对需要手术治疗是不清楚的,但它的使用越来越多。评价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近端涉及外科颈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 设计,设置,和参与者  平行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随机化肱骨近端骨折(PROFTER)评价试验,招募了250名16岁及以上的患者(平均年龄66岁[范围24-92岁];192 名[ 77% ]为女性;249名[ 99.6%

机器人医生达芬奇7个月完成100例手术

去年9月底,我省首台手术机器人“达芬奇”亮相安医大一附院。七个月来,这台机器人就完成100例高难度手术,涉及泌尿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和妇科,成为全院最忙的全能“主刀医生”之一。  今天上午10点,在安医大一附院的手术室里,“达芬奇”正在进行它的第100例手术,为一名72岁的前列腺癌患者做手术。  现场医生操作更加顺畅  上午8时左右,来自合肥的杜峰作为第100个手术患者等待机器人手术。他今年

手术室之旅:那些可能被你忽略的细节

手术怎能不紧张?被小刀割一下都疼得不得了,何况......还是看看吧! 华西医院手术室 作者:喃叮手记 女士/先生,您明天需要手术,因此,手术前一天,手术护士会了解您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告知您术前的注意事项。 看完了.......可是我更紧张了......

手术完了,你能留下切掉的xx吗?

做完手术你能保留切除的身体部位吗?你的断肢或者内脏能带回去吗?如果可以要怎么带?如果不能它们又有怎样的境遇呢?我们的身体属于我们自己,想知道移除的部位去了哪里是很正常的,这里外科医生们给了专业的解答。 Houtan Chaboki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做整形手术的人都不希望再看到他们切除的组织,也很开心能摆脱了它们。一些病人在做了除痣或肿瘤切除后,希望能在它们送到实验室之前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