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的成就感,被1705块钱冲得荡然无存

2017-09-26 石颖 呼叫医生

9月21日,重庆某位专家在做了一台大手术后,感触良多,在公众号“阿牛医生”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医改后看病会便宜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文章!》的文章。原文如下:今天做了一台大手术,真的很大,腹壁切口上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有50多公分长。切下的瘤子重达23斤,体积有45*40*20厘米,摆在面前象座肉山。这是一个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肿瘤上达膈肌,下抵盆腔,把右肾、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包绕在里

9月21日,重庆某位专家在做了一台大手术后,感触良多,在公众号“阿牛医生”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医改后看病会便宜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文章!》的文章。原文如下:

今天做了一台大手术,真的很大,腹壁切口上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有50多公分长。切下的瘤子重达23斤,体积有45*40*20厘米,摆在面前象座肉山。

这是一个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肿瘤上达膈肌,下抵盆腔,把右肾、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包绕在里面。盲肠、阑尾等本该在右下腹的肠花里肚,全都被推挤到了左侧腹。

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是普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四个医生、两个护士、一个麻醉师共七个医护人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浴血奋战五个小时。当肿瘤完整切下来、抱在怀里那一刻,外科医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充满心间。

冲洗空荡荡的腹腔,仔细止血,创面铺上一块止血纱,缝合切口后续的工作如急风骤雨后的艳阳天,轻松又愉快。

"钱教授,手术名称怎么写?"巡回护士问我。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切除术。"

"好,我看一下,手术费是1705块钱!"

"什么?1705块钱?你搞错没有?这是巨大肿瘤切除术,你看清楚了。"我差点吼起来。

"好的,我再核实一下。" 姗姗打电话问了收费室,"没错,就是1705块钱。下面还有一个收费项目,盆腔巨大肿瘤切除术,收费更少,只能收1100块钱。"

呜呜,腹膜后巨大肿瘤,这么高难度、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手术,我们男女老少7个医护人员,紧张奋战了五个小时,就只值1705块钱人民币。我们的身价就只值这么点钱啊?五个小时下来,我手脚酸软,血透背心,高级知识分子的职称拿街头棒棒的苦力钱。让我情何以堪!?

"切了回盲部,做了肠吻合术,收费是880元,但是同时手术,只能收50%的费用,也就是440元。"姗姗继续核实收费项目。

"用了一块止血纱,2250元;一把钛夹钳,2500元;一把吻合器、两个钉匣,15000元。"

"如此说来,病人也没有少花钱嘛。但是七个医护人员五个小时的劳动价值,竟然不如一块止血纱、一把钛夹钳,更比不上一把吻合器了。"唉,越听越伤感,外科医生就这么不值钱。"在中国,就医很便宜嘛,谁说贵了?"我感叹道。

九月九号开始的医改,不是说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耗材和仪器检查费用,提升医护人员的劳动服务价格吗?

不甘心,打电话问手术室护理小组长,她知道价格调整后的情况。解释道,"耗材费是降了一些,从几十块钱到几百块钱不等。但普外科的手术费只有阑尾切除和疝修补手术上调了三、四十块钱,胃肠手术费和腹膜后肿瘤手术费都没变。你今天做的手术,肿瘤再大、操作再难,手术时间再长,都只能收1705块钱。"

噫吁嚱,危乎高哉!看来医改改来改去,病人就医还是贵,医生劳动还是不值钱。

文章中的这个大型手术经过了七个医护人员,五个小时的奋战才完成,手术费是1705元,平均每人每小时是48.71元。也许很多人不相信,但这就是事实!事实上,国内很多时候,在临床上难度大的手术与费用高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尤其是医疗技术性收费相较医疗耗材来说简直低得让人发指,辛辛苦苦缝合一小时不如挤一瓶胶水!

看病贵,贵在哪里?

大众都喜欢说看病贵,而且习惯性将问题都指向医生。如果大众在抱怨时候能仔细看看医院账单会发现,其实贵在药费,检查费用。尽管医生的劳动,护士的劳动非常多,但他们的劳动是最不值钱的。还有去医院做检查不要给医生抱怨这检查贵那检查也贵,价格不是医生定的,做检查的钱也不会给医生。所以大众把看病贵的问题归结到医生身上,这是不合理的!

中国医生已是高危职业

当下,职业当中,医生是最难当的,读大学就要8年,之后是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一级一级往上熬,天天要关注新的学术进展,天天要在一线拼搏,积累学问、经验加技术。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的医患关系之下,还要防备医闹,甚至有生命之忧。不得不说当医生辛苦,外科医生更是辛苦!

徘徊中的医疗困局

现在医疗状况是:老百姓认为看病贵,医生的劳动不如搬砖,知识贱卖似白菜。这其中的关键是没有医生的位置。这种局面一直说改变改变,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了,医改也有好几轮了,始终还是徘徊在这个漩涡中——大众还是嫌贵,医生还是不值钱。

事实上,医疗在本质上也是一项基本服务,而公平也一直是没有绝对的。在这类事情上,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空话,尊重市场规律,与其让医患双方都偷偷摸摸,不如明码标价,让医生能够理直气壮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患者能够有多种选择,尊重医生的价值。政府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

要知道制度决定行为,什么样的制度规定,必然引导什么样的行为。价格是牛鼻子,利益是导向,制度是根本,医院也是机构,医生也是人!

作者:石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09-30 184****9840

    学习了受益匪浅

    0

  2. 2017-09-29 半夏微凉

    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

    0

  3. 2017-09-27 小鹿啊

    哎.病人没少花钱.医生的劳务得不到对等的报酬.钱去哪儿了?

    0

  4. 2017-09-27 lyh994

    物价都是以什么为基础和标准衡量制定的?

    0

相关资讯

献给所有外科医生:手术中的“不”

这几个“不”,你做到了吗?

柳叶刀出神入化 “悟性”必不可少

世间的杰出人物多是大彻大悟者,想做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也是如此,需要有点“悟性”。因为很多道理是课堂上和学本里学不到的,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需要自己一点一滴从实践中“悟”,也就是大家所谓的“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有“悟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悟性”对进阶为优秀的外科医生有哪些帮助?

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如何相爱相杀

对于一台手术,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孰轻孰重,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无论您认为谁更重要,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二者都必不可少。只有二者相互紧密配合,才能为患者去除疾患,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外科医生的进阶之路 如何变得更出色?

近些年,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逐渐受到追捧。人们除了被剧中争分夺秒的医疗救护场景所震撼,也被一个个医术高超、帅气果断的外科医生所吸引。然而,生活不是电视剧,优秀的外科医生也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临床中的外科医生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有时也无法像剧中人物一样雷厉风行,通往优秀的道路需要不断磨练。

每个医生心中都有一块墓地!非医生不能理解

他逐渐明白,不管多么优秀的外科医生,“一生中总会经历几次绝望”。

郎景和:外科医生忌讳的三件事

给熟人开刀外科大夫很少给自己的亲人做手术,不是下不了手,而是心里有点别扭、忌讳,并无特别的道理。有的外科大夫觉得自己做得更好,或者手术比较复杂困难,非得亲自动手不可。我院有个外科大夫回乡探亲,妻子临产,进展不顺,他自己剖出了自己的儿子。我给熟悉的人开刀也不乏遇见,包括亲戚朋友、女同学、男同学之妻、女同事、男同事之妻等等,应该一视同仁,这是指技术处理。但实际上,会有些心理、感觉、对待等方面的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