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发现可防治胃癌的酶

2016-03-25 Priya Saju 《自然—微生物学》

日本

日本研究人员15日在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酶,有助防治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癌

胃癌是人类第二大癌症杀手,尤其在东亚地区多发,日本每年约5万人死于胃癌。大部分胃癌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幽门螺杆菌的cagA蛋白质侵入胃细胞后,会和一种名为SHP2的酶结合,引发胃癌。他们发现SHP2还有一种“兄弟”酶SHP1,cagA蛋白质如果和SHP1结合,它的致癌活性就被中和。这表明,SHP1是一种能抑制胃癌发病的酶。

研究人员据此认为,一个人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这两种酶各自发挥功能的程度会决定他是否会患上胃癌。

研究人员还发现,约10%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胃癌患者会同时感染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在感染这种病毒后,胃细胞中SHP1的量会减少,导致cagA蛋白质的致癌活性变强。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弄清细菌和病毒“联手”致癌的机制。

领导研究的畠山昌则教授认为,如果能找到增强SHP1这种酶功能的物质,将有助于预防胃癌


作者:Priya Saju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6-03-30 Gsurgeon

    希望造福人类

    0

  2. 2016-03-26 白兔糖

    好厉害呢!

    0

相关资讯

左氧氟沙星和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幽门螺杆菌二线疗法安全有效

2015年4月,发表于《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考察:标准三联或非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失败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和含铋剂四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二线疗法的疗效和耐受性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该四联疗法简单、安全、有效。背景:最常用的二线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是含铋剂四联治疗和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两者都提供了理想的结果。结合使用铋剂和左氧氟沙星可能会增强治疗方

Cochrane DB Syst Rev: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减小胃癌的发生危险

最新研究显示使用短程药物根除最为常见的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幽门螺杆菌存在三分之二的人群中,是胃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多数人并没有自觉症状。“该次系统性回顾的发现再次为越来越多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普通人群胃癌的发生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该研究的共同作者 Dr. Paul Moay

J Cell Biol:樊代明院士发现miR-7可抑制胃癌的发展

据发表于Cell Biology 的一项研究表明,Cell Biology miR-7可通过抑制一个关键的信号通道以抑制胃癌的发生,而且这种保护机制可被致癌细菌幽门螺杆菌所损害。因此,发现能够诱导miR-7的药物可因此成为抑制胃癌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称,胃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的癌症,且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常在胃癌中表达降低的miR-7可通过抑制特定生长因子受体(IG

BMJ:幽门螺杆菌多种治疗方法比较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最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以消除之前推荐的和较新的治疗方案中一些常见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该系统回顾与网络分析数据来源于PubMed,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没有语言或日期限制。研究人员选择了那些根除治疗成人中幽门螺旋杆菌方法具有全文报道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员确定了15565项研究,143项研究符合条件并包括在本次研究中。14种治疗方法的数据可用。研究人

Head & Neck:幽门螺杆菌或增加喉癌风险

近日,根据8月28日在线发表在Head & Neck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可增加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机率,但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对鼻咽癌基本无影响。中国复旦大学医学院Zhou Jian 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作用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性相关研究,本次回顾性研究旨在研究有关咽喉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通过一系列整

Br J Cancer: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无法阻止胃癌发生?

内镜切除术后(ER),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抑制胃癌的发展仍然是有争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1)幽门螺杆菌与致癌过程相关分子标记物;(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相关分子的变化。 首先研究人员收纳了131名因胃部肿瘤接受内窥镜切除术患者和22名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评估了MSI(微卫星不稳定),hMLH1的甲基化状态,CDKN2A和APC基因,以及应用单克隆抗体(mAb)Das-1的免疫反应性。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