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rax: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竟会增加呼吸疾病的死亡率!

2017-12-05 王淳 环球医学

2017年11月,发表在《Thorax》上的一项队列研究,调查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相关与呼吸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017年11月,发表在《Thorax》上的一项队列研究,调查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相关与呼吸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背景:近期的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是,目前尚无综合性地研究报道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与呼吸疾病死亡率的关系。研究人员旨在使用前瞻性收集的数据,来研究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与呼吸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研究人员使用的数据源于格勒斯坦群队列研究,伊朗东北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具有详细且已验证的有关阿片类药物使用和许多其他暴露的数据。自2004年至2008年,50045名成人被纳入,并随访至2015年6月份,随访成功率高达99%。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了阿片类药物和所关注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随访期内,331名患者死于呼吸疾病(85例是恶性呼吸肿瘤,246例非恶性病因)。阿片类的使用与任何呼吸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相关[校正HR 95%CI 3.13(2.42至4.04)]。关联存在剂量依赖性,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的最高五分之一vs未使用的HR是3.84(2.61至5.67)(P趋势<0.001)。阿片类的使用与恶性和非恶性原因导致的呼吸死亡率之间关联的HRs(95%CI)分别是1.96(1.18至3.25)和3.71(2.76至4.96)。

结论: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增加恶性和非恶性呼吸疾病的死亡率。

原始出处:

作者:王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 Intern Med:长期阿片类药物治疗减剂量或停药后患者结局如何?

专家指南推荐当风险超过获益时,应当减少或停止长期阿片类药物治疗(LTOT),但减剂量对患者结局影响的证据还没有被系统评价过。2017年8月,发表在《Ann Intern Med.》的一项系统评价调查了LTOT减剂量或停药后的患者结局。

哪个病最痛?牙痛仅排第五位!别忍了,它能帮到你!

你以为牙疼是最疼的?NO!难产、癌症晚期最疼!近日,中国麻醉药品协会、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携手共同举办了“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座谈会”。 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特邀专家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监事会监事,陆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刘端祺教授分享了一组数据:难产的疼痛指数到100,排所有疼痛的第一位,第二个就是癌症晚期,疼痛指数达到95。大家都得过病,牙病疼起来要命,在疼痛里才排第五。“如果从癌症来讲,食管

Arthritis Rheumatol:美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趋势变化

阿片类药物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镇痛药物,但滥用已经是个极大的社会问题。阿片类药物处方最近受到了严格的审查。2017年9月,发表在《Arthritis Rheumat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美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趋势的变化。

七成疼痛患者未规范化镇痛治疗,阿片类药物用不用?

2017年中国癌症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癌症新发人数增加到459万,占世界的1/4。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60%在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然而70%的疼痛患者未接受规范化的镇痛治疗。“作为目前已发现的镇痛作用最强、止痛疗效最确切的药物,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癌痛的首选,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得到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

Pain Med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会增加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芬兰东部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无关。研究人员没有发现长期使用或累积剂量较高的风险。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神经系统的强力镇痛药物。该研究发表在《Pain Medicine》杂志上,是迄今为止对这个话题进行的最广泛的研究。美国之前的一项研究报告说,高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与痴呆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但芬兰的研究并没有证实这一发现。然而,一些不良反应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有关,如

新定义、新进展、新管理,开创癌痛诊疗新时代

10月27日,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2017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由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持编撰的《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2017版)》(下称“共识”)正式发布,从“新定义、新进展、新管理”三方面进一步规划了全国特别是上海市癌痛诊疗行为及全程管理。共识的主要编撰者——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