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Oncol:多纳非尼(Donafenib)与索拉非尼(Sorafenib)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癌一线治疗中的对比:一项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II-III期试验

2021-07-01 网络 网络

研究表明,多纳非尼(Donafenib)较索拉非尼(Sorafenib)改善中国晚期肝细胞癌(HCC)的OS,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肝癌是中国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中国肝癌发病率是全球最高的,占世界上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一半。肝细胞癌(HCC)约占肝癌中的90%。大多数患者诊断是已经是晚期,中位生存为6-8个月。对比西方国家,中国肝癌患者更加年轻,更多晚期以及伴有乙肝病毒感染,从而导致更差的预后。目前在中国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中,常用的有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铂类为基础的系统化疗。

多纳非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临床前Ia期和Ib期研究发现多纳非尼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我国秦叔逵教授在全国37个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II-III期研究,评估多纳非尼对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

该研究是开放标签、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II-III期研究。纳入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至少一处可评估病灶,Child-Pugh评分≤7, ECOG 0-1分,既往未进行治疗。主要终点是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进展时间(TTP)、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6个月、9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生存率以及安全性。668例意向性人群(ITT)随机分为多纳非尼和索拉非尼,各有334例患者。全分析集人群(FAS)包括659例患者,其中多纳非尼为328例,索拉非尼为331例。

FAS人群,多纳非尼和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1个月和10.3个月,统计学有显著差异(HR=0.831, 95% CI, 0.699 to 0.988; P 5 .0245)。18个月的OS率分别为35.4%和28.1%(P =0.0460)。ITT人群中,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个月和10.1个月,统计学有差异(HR=0.839; 95% CI, 0.706 to 0.996; P=.0309)。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7个月和3.6个月(HR=0.909;95% CI, 0.763 - 1.082;P=0.0570)。

                 OS和PFS

多纳非尼组和索拉非尼组的ORR分别为4.6%和2.7%(P=0.2448),DCR分别为30.8%和28.7%(P=0.5532)。第24周时,多纳非尼组(20.7%)的患者获得疾病控制的比例高于索拉非尼(15.7%)。随后的分析证实,第24周的DCR对长期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001)。

                疗效评估

在安全性分析时,多纳非尼治疗的中位暴露时间为110.0天(四分位区间[IQR]56.0-205.5天),索拉非尼治疗的中位暴露时间为113.0天(IQR: 56.0-213.0天)。多纳非尼组和索拉非尼组分别报告了332(100%)和329(99%)例不良事件(AEs),其中314(94%)和321(97%)例报告了药物相关的AEs。多纳非尼组55例(17%)和索拉非尼组67例(20%)报告了至少一次严重不良事件(SAE)。多纳非尼治疗的药物相关≥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索拉非尼治疗(125 [38%]vs 165 [50%];P=0.0018),常见的≥级AEs相关药物包括高血压(30 (9%)v 29 [9%]), HFSR (19 (6%) v 41[12%]),血小板减少(13 (4%)v 5[2%]),低磷酸盐血(11 (3%)v 15[5%])、AST升高(8 [2%]16 v[5%]),腹泻(v 6[2%] 11[3%]),和ALT升高(6 v (2%) 9 [3%])。

                     不良事件

综上,研究表明,多纳非尼(Donafenib)较索拉非尼(Sorafenib)改善中国晚期肝细胞癌(HCC)的OS,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因此,多纳非尼(Donafenib)有希望成为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一线治疗。

原始出处:

Qin S, Bi F, Gu S, et al. Donafenib Versus Sorafeni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arallel-Controlled Phase II-III Trial. J Clin Oncol. 2021 Jun 29:JCO2100163. doi: 10.1200/JCO.21.00163. PMID: 3418555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IR-Spheres大幅度减少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严重副作用的发生

亚太国家新研究发现,SIR-Spheres® Y-90 树脂微球体与蕾莎瓦膜衣锭(Sorafenib)相比,在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整体存活率 (OS) 无明显差异,且极大减轻了严重副作用 -SIRveNIB 研究结果已于 2017 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年会中发表。 /* Style De

Aliment Pharmacol Ther:来那度胺作为晚期肝细胞癌的二线治疗显示出中度活性

2017年10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上的一项研究,对来那度胺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二线疗法有效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来那度胺作为晚期HCC的二线治疗显示出中度活性,其免疫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EASL:VEGFR2单抗Ramucirumab对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有临床益处

欧洲肝脏研究协会第54届国际肝病会议(EASL)上的最新研究显示,无论肝癌的诱因是什么,ramucirumab对索拉非尼治疗后晚期肝细胞癌和甲胎蛋白升高患者具有临床益处。

晚期肝细胞癌:Cabozantinib、Nivolumab和Ipilimumab的三联疗法具有显著优势

Exelixis制药公司今天宣布了Cabozantinib(CABOMETYX®)和Nivolumab(Opdivo®)联合或不联合Ipilimumab(Yervoy®)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I/II期临床试验(CheckMate 040)的结果。

Liver Cancer:仑伐替尼(Lenvatinib)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失败后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选择

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后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选择中,瑞戈非尼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

Hepatol Int:安罗替尼(Anlotinib)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ALTER‑0802研究结果

安罗替尼(Anlotinib)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有效,并且毒性可控可耐受。并且,血浆CXCL1有可能是安罗替尼的疗效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