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胚胎干细胞临床试验 中国医学的里程碑

2017-06-13 石岩 环球医学

一直以来,胚胎干细胞(ES细胞)疗法在中国广受争议。在2015年ES细胞研究规则未落实之前,中国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许多公司将此作为借口推销未经证实的干细胞治疗。5月底,对于中国首例使用人类ES细胞的临床试验,《Nature》杂志网站以正面的态度进行了报道和评价。

一直以来,胚胎干细胞(ES细胞)疗法在中国广受争议。在2015年ES细胞研究规则未落实之前,中国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许多公司将此作为借口推销未经证实的干细胞治疗。5月底,对于中国首例使用人类ES细胞的临床试验,《Nature》杂志网站以正面的态度进行了报道和评价。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来自中国郑州的外科医生将在帕金森患者的头骨上钻孔,并在他们的大脑中注入约400万个从人类ES细胞中获得的未成熟的神经元。然后他们会给患者补好头骨,送他们回家,并展开长期随访。这将标志着中国首例应用人类ES细胞在临床试验中的开始,亦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使用受精胚胎的E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

与此试验并行开展的还有一项使用ES细胞来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引起的视力丧失的试验。外科医生将从ES细胞中获取的视网膜细胞移植到患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人眼中。这些试验都将遵循与之前美国和韩国研究人员进行ES细胞试验相似的程序。

帕金森病主要是由脑细胞产生的多巴胺减少所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院士的团队将诱导ES细胞发育成为神经元的前体,然后将其注入纹状体,这是与该疾病相关的大脑的中心区域。此前仅有一例用E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试验,但这项去年在澳大利亚开始的试验使患者接受的ES细胞来自孤雌胚胎,是在试验室中激发未受精卵至胚胎发育。对于帕金森患者的选择,周琪的团队评估了数百名候选人,迄今为止已经挑选出了十名最能匹配细胞库中ES细胞的患者,以降低患者身体排斥细胞的风险。

周琪说,在临床试验前,研究团队曾以15只猴子为样本进行相关研究。一开始,研究人员并没有观察到运动的改善,但是在第一年年底,该小组检查了一半猴子的大脑,发现干细胞已经变成能释放多巴胺的细胞。他谈到,在未来几年里,研究人员看到剩下的猴子也有50%得到了改善。他表示:“我们能用所有的成像数据、行为数据和分子数据来支持功效。”周琪团队打算收集够5年的动物数据再进行研究发表。

北京输液药物研究所的干细胞科学家裴学涛说:“这将成为中国的一个主要的新方向。”他也是中央政府委员会参与批准这项试验的成员。然而,也有很多研究帕金森病的研究人员担心,这些试验可能会被误导。

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干细胞生物学家Jeanne Loring率领的团队也计划对帕金森病进行干细胞试验。他们担心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试验使用神经前体而不是ES细胞来源的细胞。前体细胞可能会转化成其他类型的神经元,并且可能在其分裂过程中累积危险突变。“不知道细胞会变成什么是令人不安的。”Loring表示。

纽约市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干细胞生物学家Lorenz Studer,在他自己计划的临床试验前花费了数年时间将这些神经元描绘出来。他表示,对于使用前体细胞“不是很支持”。他还谈到:“我有点惊讶和担心,因为我没有看到这种方法的任何同行评议的临床前数据。”

除了担忧和疑虑,也有科学家对胚胎干细胞的试验持积极态度。瑞典隆德大学的负责人之一、再生神经生物学家Malin Parmar表示:“这些发现正在迅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且这个领域在未来几年将会非常激动人心。”

帕金森病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直以来令医生手足无措,尚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两个ES细胞临床研究的开展,无疑将为帕金森病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带来曙光,同时也对治愈更多疑难疾病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作者:石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ature: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新调控因子

如果要使人类胚胎干细胞在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全部潜力都发挥出来,我们便需要对掌控它们独特性质的遗传网络有一个细致的了解。 一项全基因组RNA干涉扫描,在人类胚胎干细胞中识别出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大量新调控因子。例如,PRDM14是维持人类胚胎身份及体细胞向多能性重新编程所需的一个关键转录因子。(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荐英文摘要: Nature  doi:10.1038/n

Stem Cell: ES细胞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高桥淳副教授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出神经细胞,并将其移植到患有帕金森病的猿猴脑中,使得原先几乎瘫痪的猿猴能够来回走动,极大改善了症状。此项技术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成功应用尚属世界首次,是临床医学的一大进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期刊STEM CELLS(电子版)。  &nb

小保方晴子被起诉!称其涉嫌私自盜取ES细胞

一直以为,折腾了一年的STAP细胞丑闻会随着2014年的结束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1月26日,据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曾参与其共同研究创作STAP万能细胞论文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石川智久将正式对小保方晴子提起刑事诉讼。 石川智久在诉讼书中指出,小保方晴子在2011至2013年间,从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的实验室中偷取胚胎干细胞(ES细胞),并将混有这些ES细胞的细胞样本交给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