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ritis Care Res:狼疮增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

2017-07-21 zhuliee 来宝网

据Arthritis Care & Research.四月发行的报道称,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风险增加,且SAH患病后的死亡率增加。



SLE患者SAH的发生率升高】据Arthritis Care & Research.四月发行的报道称,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风险增加,且SAH患病后的死亡率增加。

来自台湾台北双豪医院Yu-Sheng Chang及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基于人群的研究,以评估SLE患者患SAH的危险性。该研究比较了16,967例来自台湾国民健康保险数据库的SLE患者和16,967 随机选择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未患SLE的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

研究者发现,SLE患者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显着升高。(发病率,4.84)相比于无SLE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患有SLE的患者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死亡率显着升高,即使是在年轻患者中(60% vs 38.9%)。新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危险比[ HR ],1.03);输注血小板(危险比2.75);红细胞输注(危险比7.11)和平均每日激素剂量大于或等于10毫克(危险比4.36)。

该作者说:“总之,在全国人口数据集的基础上,我们的研究首先发现了SLE患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升高。”“年龄大的SLE患者,每日接受的激素剂量过高,或者曾经有血小板或者红细胞输注史的SLE患者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险性更高。”

原始出处:

Yu-Sheng Chang, Chia-Jen Liu, Wei-Sheng Chen,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2017. DOI: 10.1002/acr.21846.

作者:zhulie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03-09 spake

    对于狼疮重症患者怎么判断是否有蛛网膜下出血呢

    0

  2. 2017-07-23 zhaojie88

相关资讯

Ann Rheum Dis:系统性红斑狼疮中使用B细胞生物标记物预测和管理利妥昔单抗无应答

用抗CD20药物治疗可以通过B细胞监测进行指导,并应当旨在实现完全减轻。

Ann Rheum Dis:他汀类使用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模式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不影响患SLE的风险。

盘点:系统性红斑狼疮近期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为特点,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将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早亡,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研究进展于大家一同分享。【1】Heart: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风险如何?虽然系列病例表明相比于普通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血管

New Engl J Med:遗传变异与多发性硬化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每日健康---根据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4月26号的网上报到,目前确定了一种基因变异和多发性硬化(MS)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都有相关性。

Arthritis Rheumatol: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中的罕见X染色体异常

干燥综合征或SLE患者中存在非常罕见的X染色体异常,这有助于确定介导X剂量效应的基因位置和这种效应有效的关键细胞类型。

Arthritis Rheumatol:补充维生素D对SLE患者干扰素表达无影响

根据Arthritis & Rheumatology杂志7月发布的报道称,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补充维生素D3并不能显著影响干扰素(IFN)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