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Nature接连两篇文章再辩:癌症“坏运气”vs.环境因素

2016-11-29 杜焱恭 生物通

导语:科学界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即癌症是“坏运气”,因为干细胞中的突变是偶然产生的,但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环境致癌物在癌症产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关于致癌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影响,一直都存在争议,这些因素影响力了个体器官癌症发病率,以及年龄相关的癌症易感性,其中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任意突变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导致癌症发生。近期,Nature杂志发表论文:Tissue-specific mutatio

导语:科学界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即癌症是“坏运气”,因为干细胞中的突变是偶然产生的,但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环境致癌物在癌症产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于致癌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影响,一直都存在争议,这些因素影响力了个体器官癌症发病率,以及年龄相关的癌症易感性,其中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任意突变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导致癌症发生。

近期,Nature杂志发表论文:Tissue-specific mutation accumulation in human adult stem cells during life。来自欧洲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干细胞的DNA会以相对恒定的速度出错,无论是哪种器官,无论它们发生癌变的癌症类型是什么。这一研究为癌症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争论提出了新的观点,也为不同器官中癌症发生率的不同提出了新的解释。

同时,几个月前,英国剑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Cell杂志上也发表文章,发现干细胞中发生的突变对癌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指出如果器官中积累着相当数量的改变蛋白功能的突变,那么癌症患病率就会增加。虽然仅仅是活跃分裂的细胞中发生的突变会导致癌症产生。但组织损伤也会激活休眠的干细胞,让它们发生分裂,从而极大地增加癌症风险。

为什么一个人会患上癌症?因为他体内有一小撮细胞在不受控制地疯狂生长。为什么这些细胞失控了?因为它们发生了突变,多个突变积累最终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但这些突变是哪里来的呢?

对于这一点,科学界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即癌症是“坏运气”,因为干细胞中的突变是偶然产生的,但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环境致癌物在癌症产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种不一致性主要来自于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现存的人类癌症和干细胞数据,因此很难梳理出单个因素的影响。

去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指出人们罹患癌症的原因更多是“运气差”,而非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

他们分析了31种人体组织癌变的数据,发现其中22种癌症可用干细胞分裂时“运气差”来解释,包括胰腺癌、骨癌、卵巢癌和脑癌。研究表明,人类组织内正常干细胞的分裂数与该组织癌症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达0.804,即高度相关。根据研究人员新开发的一个统计模型,组织的癌症发生率是这一相关性的平方,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达就是65%。

比如说,人类结肠组织的干细胞分裂次数比小肠组织多4倍。同样,人类结肠癌也比小肠癌要常见得多。而小鼠则相反,结肠干细胞分裂次数比小肠组织低。类似地,小鼠结肠癌症发生率低于小肠癌症发生率。

但在那之后,一组研究人员又计算了各种组织中干细胞分裂次数与形成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细胞每分裂一次都伴随着DNA将会被错误复制,导致突变的风险——其中一些突变可以促成癌症。分析结果发现了一种关联:在一生中某一特定组织中干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它越有可能癌变。

研究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突变很少累积到生成癌症的点,即便是在细胞分裂速度相对高的组织中。研究小组发现在几乎所有病例中,都需要暴露于致癌物或其他环境因素来触发疾病。

而今年的这篇文章则提出,仅在活跃分裂的细胞中发生的突变会导致癌症产生。但研究人员也发现组织损伤能够激活休眠的干细胞,让它们发生分裂,从而极大地增加癌症风险。因此,他们认为癌症的起源在于一场“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其中这场完美风暴包括DNA突变、干细胞功能和组织损伤。

研究人员还发现相对于成年小鼠体内的干细胞,新生小鼠体内的干细胞更不可能发生癌变。如果这种生物学特征在人体内也是如此的话,那么它可能解释了为何儿童的癌症发生率要比成年人低很多倍。

但这一切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正如之前所说的:“不抽烟,你终身罹患肺腺癌的风险会显著下降。由于干细胞较少分裂,你患骨盆肉瘤的风险甚至更低——那又怎样?”

原始出处:


Zhu, L. et al. Multi-organ mapping of cancer risk. Cell 166, 1132–1146 (2016)

作者:杜焱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7-05-15 维他命
  2. 2016-12-08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3. 2016-12-02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相关资讯

Nat Genet:为何癌症偏爱男性?是X染色体拯救了她们

导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患癌风险高出20%。那么为何癌症偏爱男性?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近日,科学家们从遗传学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他们发现女性失活的那一条X染色体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何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癌?这是个古老的难题。在一项新研究中,波士顿的科学家给出了遗传学解释。相关结果于11月21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研究人员揭示,女性细胞中携

Cell子刊:这是长期熬夜增加癌症风险的因素之一?

生物钟如何与肿瘤产生联系?最近,美国Scripps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关键的生物钟调控蛋白CRY2与肿瘤发生之间可能有着密切关联,并提示,生物钟的打乱可能使得原癌蛋白c-MYC的水平处于失控状态。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细胞》子刊《Molecular Cell》上。“这对揭示生物钟和癌症之间的联系似乎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的通讯作者

抗击癌症 科学家将永不松懈

30年前,Richard Gilbertson教授承诺未来要努力实现儿童脑癌死亡率减少15%,本文讲的就是接下来发生的故事。研究者:Richard Gilbertson  Credit: Carol Sachs1986年,在纽卡斯尔综合医院的儿童病房里,当时还是医学生的Richard Gilbertson第一次体会到了当儿科肿瘤学家的滋味,他四下看了看病房,这时在黑暗的角落里他看见了

Lancet:中国癌症患者治疗费用超家庭年收入,八成家庭难承受

“有什么别有病”,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俗语,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疾病尤其是大病重病的可怕。一场大病不啻为一场灾难,击倒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家庭财政。资料显示,在我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到近3000万。作为健康“头号杀手”,癌症对中国家庭又意味着什么呢?近期,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以专刊的形式发表了来自国内多学科研究团队发布的最新健康相关研究成果。其中,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

癌症面前男女有别之数据大全

导语: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但其实男女由于生理结构和所处社会角色的不同,其实在癌症的易感性、死亡率和存活率上也存在着性别的差异,而且治疗手段也有很大不同。对于癌症的发病来说,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也就是男人得癌症的特别多。从《CA》上发表的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来看,男女在癌症面前,真的有很大不同。 首先上数据,以下数据皆来自于”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Nature子刊:能杀死癌细胞的“铁死亡”疗法是怎么一回事?

细胞有很多种死亡方式,包括凋亡、自噬和坏死。近年来,“铁死亡”(ferroptosis)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坏死方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眼帘。不同于通常的细胞坏死,铁死亡是一种受调控的坏死过程。铁死亡是由于膜脂修复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失效,造成膜脂上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积累所致,而这一积累过程需要铁离子的参与。多种物质和外界条件可引发铁死亡。小分子erastin通过抑制质膜上的胱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