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老年中国人进行常规白内障手术前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黄斑状态

2018-03-27 cuiguizhong MedSci原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眼科的Huang X近日在Sci Rep发表了一项工作,他们对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在进行常规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隐匿性黄斑病变的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眼科的Huang X近日在Sci Rep发表了一项工作,他们对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在进行常规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隐匿性黄斑病变的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

所有计划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都接受了黄斑SD-OCT。扫描了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和玻璃体界面。对于亚组分析,收集以下信息:年龄、性别,是否患糖尿病高血压、近视、青光眼、视网膜血管病和葡萄膜炎等,是否进行过眼内手术后、末端光凝手术等。

从1,176名患者中获得1,176次连续扫描。294只眼中发现黄斑病变。最常见的黄斑疾病是视网膜前膜(n = 130)、近视眼萎缩(n = 61)和伴有病理性近视的穹顶形黄斑(n = 32)。 对其中的130只眼(11.05%)进行眼底检查,并未发现黄斑前膜,这占患病眼睛异常的44.22%,高于以往的研究。还有一些患者患有多种黄斑病症。最常见的眼部病是近视,包括高度近视。荟萃分析显示,OCT检测的黄斑疾病患病率为0.24(95%CI 0.14-0.34)。

因此,他们认为,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应该用于常规白内障手术患者,以评估视力结果,特别是在近视患者和那些考虑移植人工晶状体的患者中。

原文出处:

Huang, X., et al., Macular assessment of preoperativ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ageing Chinese undergoing routine cataract surgery. Sci Rep, 2018. 8(1): p. 510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cuiguizho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ophthalmol:别再被眼药水耽搁了!7万人20年随访发现,与不接受手术治疗相比,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60%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博士Anne L. Coleman带领的研究小组,通过对美国妇女健康倡议(WHI)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中的74044名白内障妇女进行20年的随访发现,相比于没有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在20年随访期间,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60%。这一发现发表在《JAMA ophthalmology》杂志上。

Eye (Lond):HSF4中的一种新型错义突变导致英国家族中的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片状白内障!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眼科学系和遗传学系的Berry V近日在Eye (Lond)发表了他们的一项工作,他们在英国家族中,鉴定出HSF4中的一种新型错义突变,这种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片状白内障。

姚克:2017年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领域年度进展

内障与IOL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指南共识更新、治疗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以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并激励我们作出更多的创新和贡献。

Discov Med: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白内障发生及治疗综述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的Keyal K近日在Discov Med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性的论述了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核硬化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目前的治疗措施,对不同假说进行比较分析,论述其形成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J Pak Med Assoc:卡拉奇教学医院白内障手术的结果调查研究

阿加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的Chhipa SA近日在J Pak Med Assoc发表了一项工作,他们评估了在卡拉奇三级医院进行的白内障手术的结果。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应如何治疗?

青光眼是一类主要与眼压升高有关的眼病,在临床上通常把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与发育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闭角型与开角型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虽然研究多年,其病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