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加工食品会导致肠道炎症?

2016-05-25 佚名 生物谷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加工食品中的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这种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进一步导致小肠的炎症,长期的炎症会导致人体出现慢性的肠道疾病。相关研究发表在Digestive Disease Week的科学会议上。 在冰淇淋和花生酱中常用的乳化剂,是加工食品中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通过添加乳化剂,可以改变食物的状态,甚至可以帮助食物的保质期。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肠道模拟器”的设备来研究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加工食品中的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这种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进一步导致小肠的炎症,长期的炎症会导致人体出现慢性的肠道疾病。相关研究发表在Digestive Disease Week的科学会议上。

在冰淇淋和花生酱中常用的乳化剂,是加工食品中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通过添加乳化剂,可以改变食物的状态,甚至可以帮助食物的保质期。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肠道模拟器”的设备来研究乳化剂对于肠道的影响。这种“肠道模拟器”实际上是一系列的管子和玻璃的容器,可以模拟肠道的细菌分布。通过在肠道内容物的模拟物,添加两种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和多乙氧基醚P80),来研究乳化剂的影响。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生物医学助理教授Benoit Chassaing是该研究的合作者之一,他指出添加这两种乳化剂后,肠道炎症相关的标记分子迅速增加。于是研究人员将模拟设备里面的细菌移植到肠道无菌的小鼠上。小鼠随后发展为慢性的肠道炎症,并进一步出现了代谢综合征的前兆。这种代谢综合征包括多种不同的症状,比如肥胖、高血压和胰岛素拮抗。研究人员指出,这两种乳化剂确实能够改变肠道菌群,并进一步引起小鼠的肠道炎症,并可能最终导致严重的健康隐患。然而,这两种乳化剂是否在人类肠道会有同样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确定。

该研究可以排除乳化剂对于肠道细胞本身的影响。因为,实验使用的肠道模拟器是机械的结构,没有肠道细胞,因而乳化剂对于肠道影响可能并不是通过直接影响肠道细胞,而是会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研究人员将开展在人类中的研究。他们计划让志愿者先吃一个月无乳化剂添加剂的食物,然后再吃有乳化剂的食物,来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是否会对肠道产生慢性的炎症影响。

实际上现代食品已经进入了“食品工业”时代。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会有添加剂,很多这些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不得而知。该研究指出了乳化剂可能对人体肠道健康存在潜在的风险。由于很多加工食品的食品包装上面对于食品添加剂一项均是语焉不详,我们并不能清晰地了解到食品的成分和添加剂的含量,因而最好的办法是,尽量避免食用可能存在乳化剂作为添加剂的食物,例如酸奶、冰淇淋和花生酱等等。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是尽量吃自己知道来源和成分的食物最好。

原始出处:

Why Processed Foods May Promote Gut Inflammation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6-08-05 山水寿0530

    酸奶,冰淇淋,花生酱

    0

  2. 2016-06-03 小狠的幸福

    值得研究!

    0

  3. 2016-05-31 忠诚向上

    以后少吃

    0

相关资讯

Nature:营养不良引发肠道炎症的分子机制

在贫困国家中超过十亿人正在挨饿,即使在富裕国家,营养不良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营养不良处于世界领先的死亡原因。一百年多年来,医生们已经知道饮食中缺乏蛋白质或低水平的氨基酸会导致如腹泻、肠道发炎和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这可能是致命的。 然而,营养不良导致如此严重的症状的分子机制至今不甚明了。现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与德国基尔大学合作,Josef Penninger约瑟夫Pen

Gut:结肠粘液层在肠道炎症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两种类型。经典的克罗恩病在基因功能方面与NOD2蛋白及ATG16L1蛋白相关,但溃疡性结肠炎在分子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并不像克罗恩病一样清楚。目前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个体倾向性,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及微生物暴露情况联合作用相关。在远端结肠有大量的细菌定植。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并不引起炎症反应,但某些情况下,这些细菌也可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活化从而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然

PNAS:Th-17向Th-1分化促进肠道炎症的发生

Th17细胞的发现以及其发育调控机制的揭示使得我们对肠道免疫反应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此之前,大家一致认为Th1细胞是肠道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大量的研究发现IL-23,一类IL-17家族的成员,对于IBD(immune bowel disease,一种严重的肠道炎症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IL-23的受体蛋白特异表达于CD4+T细胞表面。另外,许多人类疾病相关研究发现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