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RF)价值几何?

2011-06-10 赵鑫 中国医学论坛报

 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常用于评估RA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当RA患者的RF效价高且伴严重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   本报于1月13日简要报道了一项由荷兰学者完成的研究。该研究显示,在进行定量检测时,血清RF水平会因检测方法不同而存在很大变异。与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阳性相比,血清高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附加诊断价值十分有限。   近日,该论文经由《关节炎与风

 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常用于评估RA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当RA患者的RF效价高且伴严重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   本报于1月13日简要报道了一项由荷兰学者完成的研究。该研究显示,在进行定量检测时,血清RF水平会因检测方法不同而存在很大变异。与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阳性相比,血清高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附加诊断价值十分有限。   近日,该论文经由《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Rheum 2011, 63(5): 1190]杂志正式刊出,并配发了同期述评。鉴于类风湿因子在RA诊断中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和明晰该研究的实际临床价值,本报摘编了针对该研究的部分述评内容,并特邀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汤建平教授对该研究进行点评。   ■同期述评   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廖(Liao)等认为,该研究有数项优势,其中包括使用多重数据集和明确的统计学方法。然而,其研究结论并不能解决RF的定性和定量是否应纳入分类标准的问题。研究者在对RF和ACPA水平进行分析时,是与2010版RA分类标准中的其他各方面信息相割裂的。其原因在于该标准制

作者:赵鑫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口服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R788

  背景 脾酪氨酸激酶(Syk)是一种重要的免疫信号传导调节剂。这项2期研究的目的是在尽管接受了甲氨蝶呤治疗,但仍有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中,评估R788(一种口服Syk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我们在1项为期6个月的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入选了457例尽管长期接受甲氨蝶呤治疗,但仍有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主要转归是6个月时的疗效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ACR

类风湿关节炎缓解定义更新

作者:刘嘉月 编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今年2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了判断类风湿关节炎(RA)缓解的新定义。当患者符合以下两条件之一时,即① 关节压痛计数、关节肿胀计数、C反应蛋白(CRP,mg/dl)、患者全身评估分(0~10)均≤1;② 简化疾病活动度评分≤3.3,可判定其RA病情缓解。新定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论文发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