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X线检查不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2015-02-03 ruanancy 译 医学论坛网

加拿大的长期研究证实乳腺钼靶X线检查会导致过度诊断并对患者死亡率没有益处——基于此,我们该走向何处? 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所进行的随机试验表明,乳腺钼靶X线检查可降低乳腺癌">乳腺癌的死亡率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6:CD001877),但这些研究都是在乳腺癌治疗效果较差和女性对乳腺癌的认识程度不高的一个时期内进行的。 目前,

加拿大的长期研究证实乳腺钼靶X线检查会导致过度诊断并对患者死亡率没有益处——基于此,我们该走向何处?

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所进行的随机试验表明,乳腺钼靶X线检查可降低乳腺癌">乳腺癌的死亡率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6:CD001877),但这些研究都是在乳腺癌治疗效果较差和女性对乳腺癌的认识程度不高的一个时期内进行的。

目前,加拿大的研究者报告了一项对乳腺钼靶X线检查进行了为期25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该研究始于1980年,有9万年龄介于40-59岁的女性参与。所有的参与者都接受了受过培训的临床医生所给予的基线乳房临床检查,40至49岁的女性被随机分配接受一年五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加上每年的乳房检查)或常规护理。50-59岁的女性被随机分配接受一年5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加上每年的乳房检查)或只进行每年的乳房检查。跟踪记录5年筛检期和之后直至2005年的随访结果。

在筛检期间,乳腺钼靶X线检查组666例癌症被检测出484例。在整个研究期间,乳腺钼靶X线检查组中被诊断出的乳腺癌患者为3250例而非乳腺钼靶X线检查组中为3133例,两组中各有500例和505例女性死于乳腺癌。乳腺钼靶X线检查组和非乳腺钼靶X线检查组25年的累计乳腺癌死亡率相似;这些结果并不存在年龄所致的差异性。在基线15年内,乳腺钼靶X线检查多鉴别出了106例乳腺癌患者;因此,乳腺钼靶X线检查组筛检出的22%癌症患者(106/484)都被过度诊断为了乳腺肿瘤。

点评:

这些研究结果与其它一些最新乳腺癌筛查研究的研究相一致(NEJM JW Womens Health Sep 22 2010 和NEJM JW Womens Health Aug 11 2011)。乳腺钼靶X线检查费用昂贵(NEJM JW Womens Health Feb 10 2014),并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结果(NEJM JW Womens Health Jan 17 2014)。几十年来,我们都在踏着“乳房X线挽救生命”的鼓点前进;年度筛检已成为我们给予患者的一种简单建议,并以此使患者相信同时做一个正常的乳房X线检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许多女性将被这些新信息所困扰;一些人还可能会对其持怀疑的眼光。虽然我们期待来自专业协会的最新指导,但我的做法是鼓励患者遵照2009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指导方针(2009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guidelines):对具有一般风险的女性,从50岁起每2年进行一次乳房X线筛检。

作者:ruanancy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5-02-05 piaojinhua
  2. 2015-02-04 阿汤哥哥--研究肿瘤营养

    光检查,不预防,有个毛用,好比天气预报再精准,渥顶有洞总要漏水!

    0

  3. 2015-02-04 cbp

    过度检查之弊端

    0

  4. 2015-02-04 cbp

    挺好的研究思路,对临床有警示作用

    0

  5. 2015-02-04 cbp

    挺好的研究思路,对临床有警示作用

    0

相关资讯

Nature Communicaiton:通过HIF-1抑制乳腺癌转移新策略

近日,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日本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泛素C端水解酶L1(UCHL1)能够作为HIF-1a的去泛素化酶促进肿瘤转移,表明或许可以利用UCHL1作为肿瘤转移诊断标记和癌症治疗靶点。   HIF-1在肿瘤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能够激活HIF-1并进一步促进肿瘤转移的基因仍没有得到鉴定。研究人员发现UCHL1能够减弱VH

Mol Pharmacol::乳腺癌,胰腺癌治疗新可能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合成的化合物,名为SR1848。这种化合物能通过抑制一种肿瘤相关的重要蛋白-“LRH-1”的合成和活性,从而有效的减缓胰腺癌和乳腺癌的发展。这篇研究讲发表在2月刊的Molecular Pharmacology杂志上。 LRH1被认为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是因为它参与激素的合成和胆固醇的代谢。最近,LRH-1也已显示能促进肠和胰腺

适合中国女性的早期乳腺癌带蒂皮瓣术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8.7岁,完全的乳房切除给女性遗留下的疤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和家庭生活。乳房重建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切除后即刻进行乳房重建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这样不仅可以解救乳房轮廓,并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目前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使用腹横直肌皮肌(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

Lancet Oncology:老年患早期乳腺癌术后建议辅助放疗

对于大多数老年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在保留乳房手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辅助全乳腺放疗以及辅助内分泌治疗。而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肿瘤研究中心的Kunkler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3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图验证在在治疗5年局部复发风险较低的老年女性时,如果去除掉全乳腺放疗,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局部控制效果。本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15年1月28日的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

多饮含糖饮料可使月经初潮提前 增加乳腺癌风险

台媒称,研究指出,摄取很多含糖饮料的女孩,月经初潮可能会提早。 据台湾“中央社”1月28日援引法新社报道,研究报告说,这项研究发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月经初潮提早和日后较高的乳癌风险有关,但其他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有缺陷。 报道说,根据这篇发表于《人类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的研究,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1996年至2001年间观察美国5500多名9至14岁少女的健康情形。女

中国人群乳腺癌早发突变位点获发现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姜海小组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合作,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中国人群特有的乳腺癌">乳腺癌高风险CHEK2突变位点Y390C,并揭示了该突变位点通过影响DNA损伤反应导致癌症的分子机制。1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癌基因》杂志。 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患癌年龄普遍提前10年左右,并且更多比例的患者发病早于40岁。然而,欧美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