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ric Oxide:注意了!频繁用漱口水增加糖尿病风险

2017-12-02 朱柳媛 中国循环杂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使用漱口水,以维护口腔健康。然而,经常使用漱口水也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使用漱口水,以维护口腔健康。然而,经常使用漱口水也不好。

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经常使用漱口水会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本身属于糖尿病高危的人风险尤其高。

研究人员发现,与较少使用漱口水的人相比,每天至少用2次漱口水的人,3年期间出现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5%。在每天至少使用2次漱口水的人中,30%进展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另外,该研究显示,每天如果仅使用1次漱口水,受试者的血糖代谢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如果超过2次,糖尿病风险就会升高,即便校正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睡眠呼吸疾病、口腔卫生相关因素、空腹血糖、饮食、吸烟和肥胖等因素后,结果也如此。

因此,每天宜用1次漱口水,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人尤其要注意。

研究者指出,漱口水既可以清理掉口腔中的有害细菌,也会影响部分有益细菌,而这些有益细菌可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调节人体胰岛素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常用漱口水破坏这些有益细菌后,人体的血糖代谢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出现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该研究评估了1206例40~65岁、基线无糖尿病或冠心病的超重受试者。43%的受试者每天至少使用1次漱口水,22%的人每天至少使用2次漱口水。

原始出处:
Kaumudi J.Joshipura,  et al. Over-the-counter mouthwash use and risk of pre-diabetes/diabetes. Nitric Oxide, 2017, 71: 14-20.

作者:朱柳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12-05 186****0580(小山羊)

    学习了谢谢了

    0

  2. 2017-12-03 虈亣靌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0

  3. 2017-12-02 120bb949m23暂无昵称

    糖尿病与漱口水相关性

    0

  4. 2017-12-02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Front Biosci:常用漱口水或致心脏病和卒中

据外媒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称,常用漱口水对人体健康是“灾难”,有可能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 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教授Ahluwalia A近日在《前沿生物学与医学》杂志发表了这份研究结果。研究称漱口水杀死了口中“有益”的细菌,而这种细菌可以帮助血管软化,使用漱口水可能让血压升高。 阿卢瓦利亚表示,将所有的细菌杀死是一场灾难。一旦血压有所升高,将提高

J Clin Periodontol:口气的治疗—机械性和/化学性疗法

J Clin Periodontol:口气的治疗—机械性和/化学性疗法关键词:口气 口腔异味 口臭 漱口水 牙膏摘要焦点问题:对于全身健康的口气患者,与单纯使用牙刷相比,牙膏(DF)、漱口水(MW)、清洁舌(TC)或者这几项共同辅助刷牙,其作用如何。随访观察两周。材料和方法从MEDLINE-PubMed、Cochrane-CENTRAL 和 EMBASE 数据库中搜索到2014年8月的文献。将测量

漱口水你选对了吗?

Iran J Public Health:漱口水你选对了吗?据发表于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0.2%的洗必泰漱口液可显著抑制口腔中细菌的增长。此外,李斯德林漱口水和普瑞斯克漱口水漱口2周后也可降低口腔中的细菌量。该研究在体外及体内对比了0.2%的洗必泰漱口液(CHX)、李斯德林漱口水和普瑞斯克漱口水(PM)三种漱口水的抗菌效果。纯水作为阴性对照组。研究共纳入了32名牙龈炎患者,采集其龈上菌斑样本,然后

漱口水可以杀死淋病细菌,但是请不要乱来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喉咙中竟然有淋病细菌,而干掉它们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漱口水漱口。其实漱口水能杀菌并不新奇,早在1879年,李施德林的广告就宣传它们的产品能够“治愈”淋病。但在该公司发表这项声明的数百年间,并没有科学研究对其提供支持。该研究已经于12月20号发表在《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杂志上了。澳大利亚墨尔本性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