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解读

2014-03-27 佚名 生物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新情况相关应对工作,部署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确定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既有利于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对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新情况相关应对工作,部署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确定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既有利于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对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要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退市制度,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效益,增强持续回报投资者能力。二要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发展适合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多样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跨市场顺畅流转,强化信用监管。三要培育私募市场,对依法合规的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要推进期货市场建设,继续推出大宗资源性产品期货品种,逐步发展国债期货,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五要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放宽业务准入,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六要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健全法规制度,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处置机制,从严查处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会议指出,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一是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做好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的衔接,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医疗信息化系统,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二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今年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合理把控公立大医院规模,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诊疗,为患者就近就医创造条件。三是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减少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四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偏远、艰苦及少数民族等地区乡村医生待遇。五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药价虚高。会议强调,医改是长期复杂的过程,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相关解读:

>>>国务院部署医改重点工作: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201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并延续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方向:“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按照会议部署,2014年医改将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

在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方面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的衔接,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以及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同时在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推动异地就医实时结算。

其中,大病保险制度自2012年8月6部委联合发文启动以来,已有近一年半的时间。大病医保主要是针对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重的问题,也明确提出了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但筹资机制和保险企业亏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病医保的推行。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目前全国已经在28个省开展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试点,其中8个省已经全面推开了。2014年的任务就是要把这项大病保险要在全国全面推开。

自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实施以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项医保制度的整合一直备受关注,但迟迟未见有新的进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有关医保的部分还提到,将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公立医院改革是自新医改启动以来的改革重点之一。在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立、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医疗市场供需缺口巨大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性、紧迫性日益凸显。点击查看详细

>>>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专家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医改重点工作

25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勾画出医改新蓝图,强调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实行医保、医疗、医药三联动,这能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医改红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三医联动应该齐头并进,开源的同时还要节流。”

她说,多年来,我国在医保建设方面成就显着,投入大幅增加,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为例,十余年来由人均不足30元提高到人均320元,这相当于给医疗卫生费用的“池子”注入了大量的水。但是,蓄水的同时,还应该“拧小水龙头”,通过对医疗服务体系和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控制药价、减少医疗支出。

李玲说:“应当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彻底破除趋利创收的旧制度,建设回归公益性的新制度。”

老百姓最怕因大病致贫陷入困境。此次会议提出的“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让人们心中更有底。点击查看详细

>>>国务院确定今年医改重点 医药上市公司受益

昨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并提出减少“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今年的医药改革重点将是“公立医院改革”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未来医药、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将持续系统性受益。

日信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陈国栋告诉记者,这次提到的医改重点,以前基本都提过。对于内容中提及的“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等改革内容,他表示,“全民医保、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内容,是最容易执行的医改内容。从2004年医改开始,目前都已经执行得差不多了。例如全民医保,目前包括新农合在内,我国的医保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90%以上。”

针对“公立医院改革”这块业内公认最难啃的骨头,陈国栋认为,这将是未来改革的方向。据陈国栋介绍,目前在市场上,医疗服务板块比较热,也正是因为市场对于改革方向的预期。“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已是大势所趋,以后这项改革的进度会加快,未来医院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医疗服务。已经有部分省市开始尝试在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加大医疗服务方面的盈利能力。”陈国栋告诉记者,目前,爱尔眼科、复星医药等部分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医疗服务业务。点击查看详细

>>>药房托管未触及核心第三方物流可降药价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2014年的医改任务之一,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药价虚高。”

如何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将“医药分家”在全国范围内落到实处普惠公众?药房托管模式对取消以药补医又是否能起到明显效果?在这种情势下,从医药改革的角度进一步推敲,未来的医药流通行业,如何布局才能最大化发挥改革的红利?

带着上述疑问,记者专访了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山西仁和集团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全柱。

记者:有观点认为,这种本发端于多年前的药房托管模式,今年再次火热起来,将对真正取消以药补医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您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杨全柱:从医改的角度来考虑,医药分家是必须走的一步路。根据我的了解,国家在药房托管这一块上,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但最终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主要是现有一些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医院负债率高企。通俗地说,在很多医院负债经营,拿不出钱的情况下,去承接其药房业务,是一件需要花费高昂成本的事情,就算我有能力填平前期债务,之后能不能盈利还不好说。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郑兰荪院士: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根本 SCI值得推荐

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根本——访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郑兰荪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指出,人民政协常委会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力度。 创新如何才能真正驱动发展?委员们在小组讨论中认为,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小组讨论的召集人之一,厦门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郑兰荪向《中国科

人大代表王鸣:建议取消“医疗事故和医疗损害责任”

两会前夕,医疗界却发生了一系列暴力伤医事件,齐齐哈尔耳鼻喉科医生竟被殴打致死,浙江继去年极其恶劣的温岭事件后,又发生浙医二院怀孕护士被暴打事件……作为浙江卫生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一院肾内科主任王鸣则表示,他今年提的一个议案就是关于减少暴力袭医事态、提升医患和谐的一些建议。王鸣说,“作为医生出身的人大代表,这个时候,我必须站出来,为改善糟糕的医患关系做些努力,不能让事态再恶化下去。”在王鸣

朱恒鹏:扼杀分级诊疗体系 行政管制是罪魁!

近两年来,中国恶性伤医事件接连不断。“医患关系激化到今天这个地步,根源的确在我们的医疗体制上,简单说就是我们的医疗体制迄今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医疗体制存在问题的直接表现是‘看病难’。”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中心主任朱恒鹏教授指出。朱恒鹏认为,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必须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但在行政管制下,优秀的医疗资源总是向顶尖流动。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导体制是“国营医院+国有医生”模式即“

香港医管局前主席胡定旭用香港经验支招医改

“在香港,患者对医生或医护人员出言不逊,医生都可以对患者提出诉讼,患者对医生言语上的暴力都是不能被容忍的。”全国政协常委、任职香港医管局主席达十年之久的胡定旭11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我是个老委员了,去年参加小组讨论谈的就是医患矛盾,后来再到医闹、医暴,医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升级。”胡定旭因执掌香港医管局十年而分文未取被称为“香港最大的义工”,他对内地医患关系恶化感到揪心。 胡定旭说,“

李克强:放宽医疗市场准入 “法无禁止即可为”

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要放宽医疗领域市场准入。同时,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

Lancet: 医院暴力,Why China? Why now? What next?

3月22日,The Lancet再发评论文章,:“为什么中国医院暴力如此严重?接下来怎么办?”。 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3月13日闭幕,本次大会备受瞩目,不仅是因为来自全国的政治代表聚集于此,更是因为它标志着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执政已满一年。这次大会反复重申深化改革的主题。但医疗领域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医患关系恶化已成为中国雄心勃勃的医疗改革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 3月5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