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2018-11-30 佚名 “航海消化”公众号

正常人肠息肉很常见,中年人肠息肉检出率约10-30%,最好的治疗是发现肠息肉后在肠镜下将息肉切除,也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和最可控的手段。然而,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能会并发肠出血,往往在出院回家后发生出血,那么如何预防和避免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导读

正常人肠息肉很常见,中年人肠息肉检出率约10-30%,最好的治疗是发现肠息肉后在肠镜下将息肉切除,也是预防直肠癌最有效和最可控的手段。然而,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能会并发肠出血,往往在出院回家后发生出血,那么如何预防和避免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肠息肉切除后出血小知识

(1)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post polyectomy bleeding,PPB)指因肠镜下肠息肉切除后息肉残端创面的出血,是肠息肉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息肉切除过程中出血称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内出血称为早期出血,术后1-30天内出血称为迟发性出血。迟发出血大多数发生在术后5天内,少数在5-15天内,极个别在15-30天内。

(3)约1-6%息肉切除后发生迟发性出血,虽然发生出血机会不是很大,出血如发生在医院会得到及时处理,但多数情况是患者出院回家发生出血,会造成了患者及家人的恐慌和不知所措。

(4)息肉切除后肠出血临床表现:少量出血时表现这大便带血丝、血块或成形黑色;中等量出血时大便呈暗红色血便,伴头昏、心悸;便血较多,同时出现冷汗、面色苍白、昏厥、昏迷说明是大量出血。

点击查看原图

发生息肉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原因

息肉切除术后残端创面修复长好有三个过程。1-3天内血浆中纤维蛋白渗透至创面凝固创面,创伤性炎症细胞渗入保护创面;2-7天内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微血管形成修复创面;5-14天黏膜组织重新塑形恢复原先黏膜形态。幸运的是肠黏膜有较强的快速修复能力,半个月残端基本愈合、一个月左完全修复。

如果息肉残端较大或未能采取措施缩小残端面、或各种因素导致凝血纤维蛋白不足、炎症反应和上皮细胞增生抑制、黏膜血液氧气营养供应不足时,息肉残端黏膜不能修复修复,肉芽中的血管显露,当血管压力增高或局部炎症时,即可导致息肉残端血管破裂出血。

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往往是多因素所致,既有息肉局部残端面较大原因,也有患者自身疾病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因,加上术后的休息制动不够、饮食不节和未能有良好排便习惯等诱因,极有可能并发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点击查看原图

肠息肉切除术后容易出血的情况

(1)息肉大于1cm并发出血风险增加2-4倍,直径每增加1 mm出血风险增加10%。

(2)粗蒂、扁平隆起、侧向生长型的息肉切除后残端创面较大,术后容易并发出血。

(3)右半结肠和回盲部的息肉出血风险增加4 倍;直肠近肛门区域息肉切除后也容易出血。

(4)息肉切除后残端凝固不完全、钛夹未能完全夹闭、尼龙绳结扎过松紧或过紧切断残端等。

肠息肉术后容易出血的患者

(1)高龄,年龄大于70-80岁;

(2)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

(3)服用阿斯匹林、华法令、非甾体类止痛药和激素等;

(4)高脂血症、肥胖、体重指数>25;

(5)长期糖尿病

(6)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血液透析;

(7)慢性阻阻塞性肺气肿;

(8)风湿病等自身免疫疾病;

(9)慢性肝病、肝硬化;

(10)各种慢病所致营养不良。

预防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注意这三点

(1)休息制动:直径小于1cm息肉切除术后三天内尽可能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直径大于1cm息肉切除术后或直肠息肉切除后,第一天内应绝对卧床,后三天内尽可能卧床休息。可在家人陪护下床去卫生间如厕。术后三天至二周内可轻微活动如室内外散步等,不出差、不外出旅行,不上班在家休息;术后一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体力劳动,上班后不要久坐。

(2)饮食管理:较小息肉摘除后当日可喝水、饮用米汤之类流汁,直径大于1cm息肉术后应禁食一天,第二天可饮水和流汁饮食,第三天后进食米粥、烂糊面等之内半流质饮食,一周后改为普食。术后一月内尽可能吃易消化的米饭、精白面等主食、少吃粗杂粮;可吃易消化的肉类、牛奶和水果,可吃山药、冬瓜、萝卜、土豆等相对渣汁少的蔬菜、少吃韮菜、芹菜、坚果等渣汁较多的蔬菜,以减少粪便的量和硬度,减轻肠道的负担。避免饮酒、辛辣食物摄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3)大便管理:息肉切除后数日内是息肉伤口愈合的关键时刻,由于术前清肠和术后禁食流汁等饮食的控制,可暂无大便或大便量较少,有利于息肉伤口残端的愈合。数日后如有便意感时,可正常排便,不要忍便,如厕时不要久蹲。术后一周恢复保持原先良好的每天排便一次的好习惯。如无便意感可用开塞露1支挤入肛门直肠诱导和辅助排便,大便干结者可口服乳果糖软化大便,不推荐使用刺激性泻药。

肠息肉迟发出血后医院将如何处理?

(1)卧床休息、暂停进食、生命体征监护支持治疗;

(2)口服止血药物或静脉给止血药物;

(3)再次肠镜下钛夹或尼龙绳结扎等止血治疗;

(4)贫血重、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时输血治疗;

(5)上述治疗无效时需要血管介入或手术等治疗。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9-02-23 13718711b3m

    非常实用的学习资料,值得借鉴与推广的临床经验,学习了,涨见识,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Gastroenterology:隐性恶性粘膜下浸润癌高风险因素

通过对2106名内镜黏膜切除术患者的数据分析确定隐性恶性粘膜下浸润癌高风险因素,该研究助于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

肠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做什么?

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炎性息肉等不同种类,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机会,是癌前病变,应该积极处理。

Gastroenterology:非恶性肠道息肉手术率呈上升趋势

研究发现,在过去14年间,非恶性肠道息肉切除术得到普及且手术率显著增加

肠息肉内镜切除后迟发性出血,该怎么办?

门诊收入一名男性患者,62岁,因“间断性腹部不适1年”入院,为左下腹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