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心房纤颤患者急性脑缺血性卒中后的抗血栓治疗

2014-11-10 MedSci译 MedSci原创

对于合并患有心房纤颤和缺血性卒中(IS)的患者,目前指南推荐仅以口服抗凝药物(OAC)作为IS的二级预防。在一个对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心房纤颤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我们明确了出院时抗血栓形成方案与主要脑血管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 研究方法: 这一前瞻性队列的连续性患者主要包含在安大略省中风注册表。我们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来确定出院时抗血栓形成方案与死亡时间或因复发IS、

对于合并患有心房纤颤和缺血性卒中(IS)的患者,目前指南推荐仅以口服抗凝药物(OAC)作为IS的二级预防。在一个对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心房纤颤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我们明确了出院时抗血栓形成方案与主要脑血管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

研究方法:

这一前瞻性队列的连续性患者主要包含在安大略省中风注册表。我们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来确定出院时抗血栓形成方案与死亡时间或因复发IS、心肌梗死、严重出血等入院时间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2162名患者住院就医被诊断为心房纤颤合并急性IS。在出院时8%的患者没有被要求进行抗血栓治疗,21.6%的患者只进行抗血小板治疗,39.3%的患者仅使用OAC(华法林)治疗。31.1%的患者,联合应用OAC以及抗血小板治疗。与只进行OAC治疗(风险比[HR],1.0)相比不进行抗血栓治疗(HR,1.51;95%可信区间[CI],1.23-1.86)和抗血小板治疗(HR,1.31;95%CI,1.14-1.50)会增加基本复合终末事件的风险,然而联合OAC以及抗血小板治疗会使此风险呈现下降趋势。(总体中HR,0.91;95%CI,0.80-1.04;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HR,0.79;95%CI,0.61-1.02)。在那些患有严重卒中的患者中重复此试验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HR分别为1.58(95%CI,1.21-2.06)、1.34(95%CI,1.09-1.63)和0.91(95%CI,0.74-1.11)。

总结:

与目前指南不同,30%合并患有心房纤颤以及新发IS的患者在出院时没有要求进行任何OAC治疗,然而有超过30%的患者按规定进行OAC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在高心血管风险的患者中联合应用OAC与抗血小板治疗需要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特别是那些新型OAC,考虑到它们相比华法林具有更为有利的风险效应比。

原始出处:

McGrath ER1, Kapral MK2, Fang J2, Eikelboom JW2, Conghaile AO2, Canavan M2, O'Donnell MJ2; on behalf of the Investigators of the Ontario Stroke Registry.Antithrombotic Therap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Stroke. 2014 Nov 6. pii: STROKEAHA.114.006929. [Epub ahead of print]

本文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原文链接。谢谢!

作者:MedSci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