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东京大学宣布可利用新型纳米胶囊准确攻击癌细胞

2015-06-24 佚名 生物谷

昨天,一则题为“东京大学宣布可利用新型纳米胶囊准确攻击癌细胞”的新闻报道发表在新华视点微博,然后迅速在各大媒体相互转载。该新闻简要提到了东京大学一个课题组开发出了可以精准定位癌细胞的纳米胶囊,或许能够在五年内上市。该新闻极大鼓舞了人心,有的人甚至觉得是发现了癌症的万灵药,癌症的治愈指日可待,对于癌症未来我们不用忧虑。 然而,癌症,作为一种存在着诸多形式的疾病,有着众多的诱因和非常高的

昨天,一则题为“东京大学宣布可利用新型纳米胶囊准确攻击癌细胞”的新闻报道发表在新华视点微博,然后迅速在各大媒体相互转载。该新闻简要提到了东京大学一个课题组开发出了可以精准定位癌细胞的纳米胶囊,或许能够在五年内上市。该新闻极大鼓舞了人心,有的人甚至觉得是发现了癌症的万灵药,癌症的治愈指日可待,对于癌症未来我们不用忧虑。

然而,癌症,作为一种存在着诸多形式的疾病,有着众多的诱因和非常高的的多样性,治疗方法也不应该一概而论。这里,小编梳理了东京大学该课题组的研究进展,从理性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个新闻。

早在上个月的13号,东京大学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新闻,题为“Polymeric micelles for targe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的新闻。作者提到, 该校的一个课题组通过可注射、可操控大小的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地抵抗转移到淋巴结的癌细胞。该研究其实是在小鼠体内完成的。文章末尾,研究的首席科学家片冈一则提到:“该研究是首次发现了,在治疗淋巴癌的实践中,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对于癌细胞抑制有重要影响。”

在本月的《科学美国人》第4期第312卷上,也出现了对该研究的评论文章Anticancer Drugs, Hidden in Nanoshells, Target Tumors Better Than Standard Chemotherapy。在小鼠上面的研究确实很激动人心,然而在人类的临床研究还有很长的路。

继续追踪发现,该研究最早是发表在专业的科学期刊ACS Nano上的,并题为“Systemic targeting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rough the blood vascular system by using size-controlled nanocarriers”。该课题组证明了,通过一种小于50nm的高分子纳米颗粒携带抗癌药物,通过系统性注射(而非手术)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转移进入淋巴结的癌细胞,进而抑制淋巴结中肿瘤的产生。对比更大尺寸(比如80nm和70nm)的携带抗癌药物的脂类纳米颗粒,较小的50nm以下的纳米颗粒有更好的效果。

通过静脉注射大约30纳米大小的纳米颗粒(携带有抗癌药物DACHPt),能够有效杀伤原位黑色素瘤和转移进入淋巴结的黑色素瘤的癌细胞。在该研究中,这种特殊的纳米颗粒在血液循环中可以进入淋巴结,更可以有效聚集在已经被癌细胞侵入的淋巴结。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更小的尺寸,会导致这些纳米颗粒在毛细血管中有更大的穿透能力,能够有效地从毛细血管进入周围组织。
 


因为是从血管运输到身体的各处,所以,该类型的纳米颗粒确实可以针对几乎所有的淋巴结,也能较好地聚集在这些淋巴结中。在小鼠中的研究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那就是这种小尺寸的纳米可以对于转移进入小鼠淋巴结的和黑色素瘤的癌细胞,具有很好的杀伤效果。

针对这个研究,也有一些人发表了他们自己的看法。例如,该纳米可以的短期效果不错,那么长期效果如何呢?会不会复发?还有,例如,该纳米颗粒的治疗会引起癌细胞的进化导致耐药性么?而且,这么好的效果,到底是纳米颗粒中的抗癌药的效果还是纳米颗粒本身的效果?副作用有多大? 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一个研究,其实后续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那么这个药从机理上才更加清晰,人们使用也更加安全。
 
针对国内主流网站上的新闻,其实还有很多问题被有意的忽略了。首先是,该药物并没有成熟,而且目前只是针对黑色素瘤在淋巴结中有杀伤效果,并不存在广谱的抗癌效果。癌细胞种类非常多,性质各异,针对治疗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这个纳米颗粒的研究只证明了对特定癌细胞的效果,并非如报道的“有易聚集到癌组织周围的性质,杀伤癌细胞”。其次是,原来的研究只是在小鼠上实验的,在副作用还没有明确的时候(改造纳米颗粒和测试,至少需要一定时间),还需要再灵长类动物身上(一般是猴子)进行几次实验,然后是三个时期的临床实验,这又会花费多年时间。因此“最少五年”时间是远不够的。

抗癌研究依然任重道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更多等待发现。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6-29 owlhealth

    牛啊

    0

  2. 2015-06-25 huaxipanxing

    真的吗?

    0

相关资讯

ACS NANO:纳米胶囊成为抑制恶性胶质瘤新策略

恶性胶质瘤是患者人数很多的一种恶性脑肿瘤,非常难治且术后复发率较高。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内部装有化疗药物的微小高分子胶囊,可有效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增殖,为治疗这种常见的恶性脑肿瘤找到了新方法。 脑肿瘤难以治疗的原因在于,构成脑血管的细胞结合非常紧密,血液中的物质不容易渗透到外面,即使向血液中注射药物,也很难到达血管外的肿瘤。 东京大学教授片冈一则和助教三浦裕率领的研究小组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