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方案已初步形成

2017-10-10 佚名 中国新闻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鼓励创新工作有关情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鼓励创新工作有关情况。有记者问:注意到《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里提到严格药品注射剂审评审批,另外又一次强调要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再评价,想了解一下中药注射剂的再评价进行到哪个程度?今后工作方向是什么?

吴浈对此回应,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的创新的意见》里面又一次提到注射剂再评价。再评价工作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道理是一样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目的就是提高药品质量,要和原研等同,临床上能够替代。注射剂也类似,早期的注射剂缺乏完整对照的数据,所以我们提出来对注射剂也要进行评价。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法比较明确,工作的程度相对来讲比注射剂要容易,注射剂开展再评价难度大,难度比普通制剂大得多,所以我们还得研究注射剂如何进行再评价,要有一个方法,所以时间上还要充裕一点,设计是五到十年,可能五年,也可能十年。

吴浈指出,注射剂里面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中药注射剂,因为中药注射剂本身是我国特有的。我国曾经有过缺医少药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中药注射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中药注射剂的一个缺陷就是数据不太全,所以大家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表示担忧。我们也在密切的观察,凡是出现不良反应都会采取果断的措施,目的是最大限度保护公众用药安全。

吴浈提到,按照国务院44号文件要求,对中药注射剂安全要进行再评价,这个再评价的方案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现在还在业内讨论,近期可能会征求意见。另外,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又比化学药品注射剂再评价更难一些,因为里面的成份不像化学药品那么清晰。所以如何进行再评价,方法上又和化学药品注射剂再评价有所区别。

吴浈强调,中药注射剂不仅要评价安全性,还要评价有效性,有效性是药品的根本属性,如果没有效这个药品就没有价值,所以中药注射剂的评价首先是评价有效性,同时也要审查安全性。下一步将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法。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年超10万例 是否退市争议大

从始于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事件,再到2009年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近年来,曾被视为中药现代化突破口的中药注射液事故频发,其安全性备受质疑。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其不良反应和致人死亡事件引发关注。 今年3月14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年度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

警惕:中药注射剂的应用风险 !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的特有品种,其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我们警惕,据财新网去年9月报道,鉴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备受争议,北京的同仁医院、朝阳医院、天坛医院等宣布不使用中药注射剂,此外上海、深圳、广州多家三甲医院中医科均慎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在三甲医院的使用正日趋严格。与西药注射液相比,中药注射液的成分要更加复杂,因为剂型本身特性、临床配药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临床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企业说明书对不良反

茵栀黄注射液,新增8大不良反应,新生儿、幼儿禁用!

导语:茵栀黄注射液每年几亿的销售额,其中有很多是新生儿消费的,主要用于退黄疸,包括注射液!8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修改茵栀黄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在禁忌项下标注“新生儿、幼儿禁用”。这是和睦家药房医院主任冀连梅在其微信公众号的部分内容,这一消息得到迅速扩散很快成为10万的爆款文章。 公开资料显示,茵栀黄注射液为肝胆用药,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

中药注射剂,到底怎么了?

9月23日,CFDA发布了两个中药注射剂(喜炎平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质量通告,在行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中药注射剂到底怎么了?要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全面审视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之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很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有不少人都说“太高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用2011年、2016年国家发布的权威数据进行对比,这5年下来,中药注射剂与化药注射剂的不

中药注射剂出事后 谈“中药”色变

近日,中药注射剂再度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红花和喜炎平这两个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因不良反应频发,被国家食药监总局责令召回涉事批次产品。生产红花注射液的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及生产喜炎平注射液的江西青峰药业,面对这场风浪,也先后采取了措施。红花注射液已累计召回22%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通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发现,山红花注射液(批号:20170404)在山东、新疆等地发生10例寒战、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