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变异导致中国人严重流感

2013-02-01 Tao Dong 《自然—通讯》

  据《自然—通讯》文章报道,科学家在个别中国严重流感患者的细胞的细胞膜中发现了蛋白质 IFITM3 的基因变异。该基因变异可能和在中国地区和华人后代中严重传染的流感密切相关。   IFITM3 变异,SNP rs12252-C 等位基因,曾被证明会造成严重的病毒性疾病。这种基因变异很少出现在白种人身上,但频繁地出现在汉族人中。通过对2009 年流感期间中国地区入院患者的观察,陶冬和他的同事们报


  据《自然—通讯》文章报道,科学家在个别中国严重流感患者的细胞的细胞膜中发现了蛋白质 IFITM3 的基因变异。该基因变异可能和在中国地区和华人后代中严重传染的流感密切相关。

  IFITM3 变异,SNP rs12252-C 等位基因,曾被证明会造成严重的病毒性疾病。这种基因变异很少出现在白种人身上,但频繁地出现在汉族人中。通过对2009 年流感期间中国地区入院患者的观察,陶冬和他的同事们报告说,69% 被诊断患有严重流感的中国患者均携带 rs12252-C 基因,其特点是出现类似肺炎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呼吸衰竭。相比之下,只有25% 的轻微患者携带这个基因,其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嗜睡。这些结果表明 rs12252-C可能是感染严重流感的主要风险因素。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基因变异与流感的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与传染容易程度无关。

  针对确定IFITM3-sn12252 基因型分型能否在对中国和亚洲患者流感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建议今后更大规模的研究。(来源:牛津大学 陶冬)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3 genetic variant rs12252-C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influenza in Chinese individuals

Abstract
The SNP rs12252-C allele alters the function of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3 increasing the disease severity of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 Caucasians, but the allele is rare. However, rs12252-C is much more common in Han Chinese. Here we report that the CC genotype is found in 69%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severe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09 virus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25% in those with mild infection. Specifically, the CC genotype was estimated to confer a sixfold greater risk for severe infection than the CT and TT genotypes. More importantly, because the risk genotype occurs with such a high frequency, its effect translates to a large population-attributable risk of 54.3% for severe infect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studied compared with 5.4% in Northern Europeans.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3 genetic variants could, therefore, have a strong effect of the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in China and in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

    

作者:Tao Do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3-09-13 Jenifer

    Yes! Finally something about 34 menopause symptoms.

    0

  2. 2013-03-04 Resham

    There's a seerct about your post. ICTYBTIHTKY

    0

相关资讯

2012国际卒中大会:全外显子测序用于家族性颅内动脉瘤基因变异评估

      2012年国际卒中大会上,来自辛辛那提大学的学者率先将全外显子组测序用于家族性颅内动脉瘤基因变异体的评估,进行了CIDR研究。初步结果证实采用基因本体论(GO)通路分析和连锁分析区分目标变异体的优先次序,可能是确定动脉瘤形成和破裂出血相关基因变异的有效策略。进一步研究需提供更确凿的证据以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全外显

EHJ:心血管危险与LDLR多态性间的关系

  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是导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临床表型的根本原因。但鉴别致病性突变与非致病性突变对FH的诊断非常重要。与非功能性变异相比,真正的致病性突变是否确实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生有关,荷兰科学家对此进行了评估。非功能变异应该与CAD的发生没有关系。   研究纳入29365名受试者,检测了64种最常见的LDLR 变异。科学家首先确定每一种序列

JNS:日本发现基因变异导致特发性震颤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8月21日出版的美国《神经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对实验鼠的神经回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导致手脚和头部震颤的致病基因。 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临床表现是“姿势性震颤”,即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 日本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超过40岁的人群中,每20人当中有1人患特发性震颤,65岁以上人群中则每5人就有1人患此病。特

Nature Genet:男性乳腺癌与RAD51B基因变异有关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旨在探究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该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乳腺癌疾病,每年在美国有几百人死于乳腺癌。 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发现了另一个与男性乳腺癌的遗传变异,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每年在美国几百人死于该种疾病。 这一发现将立即改善男性乳腺癌治疗的改进。不过,寻找到更多的男性乳腺癌突变基因,我们可以了解该疾病的生物学信息,因此就能更好地了解如何最好地治疗男性乳腺癌。

Nature:PPM1D基因变异或提示患癌

     近日,英国癌症研究院(ICR)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PPM1D基因出现变异可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研究人员表示,这或能成为未来相关疗法的靶向作用目标,为预防提供了潜在指导方向。   出现PPM1D基因变异的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会上升20个百分点,而与普通人相比,其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他们的2倍和10多倍。   这项于本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