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乙肝病毒感染可增加B细胞淋巴瘤患病风险,并可恶化其预后

2018-03-19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心点:合并HBV感染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有鲜明的临床特点。基因组和转录本分析证实在HBV相关性DLBCLs中存在特定的突变靶点和肿瘤发生途径。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在仍是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某些地方的流行病,仍是这些地区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众所周知,HBV感染是患肝细胞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BV感染还可能会增加几种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Weicheng Ren

中心点:

合并HBV感染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有鲜明的临床特点。

基因组和转录本分析证实在HBV相关性DLBCLs中存在特定的突变靶点和肿瘤发生途径。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在仍是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某些地方的流行病,仍是这些地区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众所周知,HBV感染是患肝细胞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BV感染还可能会增加几种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

Weicheng Ren等人通过对275例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合并HBV感染(HBsAg+)的DLBCL患者特点是年龄更小,确诊时淋巴瘤分期更高、总体存活率降低。而且,通过对来源于这些患者的96份肿瘤样本和外周血样本进行全基因/外显子测序以及对179份肿瘤样本的靶向测序,研究人员发现,在HBsAg+ DLBCL的基因组中突变发生率增加,并观察到一组明显的突变靶点(可通过激活APOBE和活化诱导腺苷脱氨酶[AID]进行部分解释)。

此外,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人员进一步证明HBV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征由BCL6、FOXO1和ZFP36L1调节的基因富集构成。最后,通过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分析提示,HBV相关性淋巴瘤的致病机制是抗原非依赖性机制,而非慢性抗原刺激模式。

总而言之,本研究结果提示HBV感染和B细胞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且,本研究所验证的突变靶点基因或许可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方向。

原始出处:

Weicheng Ren,Genetic landscape of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Blood  2018  :blood-2017-11-817601;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7-11-81760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CCN临床实践指南:B细胞淋巴瘤(2017.V4)

2017年9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B细胞淋巴瘤指南2017年第3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滤泡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AIDS相关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 使用免疫表型/基因型检测鉴别诊断成熟B-细胞和NK/T细胞肿瘤 B细胞淋巴瘤支持性护理 费霍奇金淋巴瘤卢加诺的反应标

NCCN临床实践指南:B细胞淋巴瘤(2017.V5)

2017年9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B细胞淋巴瘤指南2017年第5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滤泡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AIDS相关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 使用免疫表型/基因型检测鉴别诊断成熟B-细胞和NK/T细胞肿瘤 B细胞淋巴瘤支持性护理 费霍奇金淋巴瘤卢加诺的反应标

治疗大 B 细胞淋巴瘤又一单抗获 FDA 突破性疗法指定

10 月 23 日,德国生物技术公司 MorphoSys 宣布,美国 FDA 将突破性疗法指定授予给公司单抗药物 MOR208,与来那度胺联用治疗不适于接受高剂量化疗或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MOR208 是一款处在研究阶段的 Fc 段修饰单克隆抗体药物,靶向 CD19,目前在进行的临床研究是用于血液肿瘤的治疗方向。FDA 突破性疗法的授予旨在加

NCCN临床实践指南:B细胞淋巴瘤(2017.V6)

2017年11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B细胞淋巴瘤指南2017年第6版,指南主要内容涉及: 指南更新摘要 滤泡淋巴瘤 边缘区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AIDS相关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 使用免疫表型/基因型检测鉴别诊断成熟B-细胞和NK/T细胞肿瘤 B细胞淋巴瘤支持性护理 费霍奇金淋巴瘤卢加诺的反应

Duvelisib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B细胞淋巴瘤模型中具有显著协同作用

Verastem公司在ASCO-SITC临床免疫肿瘤研讨会上,公布了Duvelisib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共刺激抗体在临床前B细胞淋巴瘤模型中显示出了显著的协同作用。 Duvelisib是目前已经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 / SLL)治疗的磷酸肌醇3-激酶(PI3K)-δ和PI3K-γ双重口服抑制剂。 此外,研究人员正在其他血液恶性肿瘤(包括外周T细胞淋

Blood:P4HA2通过羟基化Carbin促进B细胞淋巴瘤进展

中心点:P4HA2与DLBCL患者的病程进展和总体存活率差相关,可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P4HA2通过对Carabin的Pro306位点羟基化来抵消Carabin对淋巴瘤的负性作用。摘要: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有限,容易复发或进展成难治性。Carabin,B细胞受体信号和增殖的一种关键抑制剂,在B细胞淋巴瘤中处于失活状态,而且其机制不明。研究人员发现P4H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