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食管反流患者超1亿!长期不愈会增加患癌风险,你可别大意

2020-09-26 39健康网 39健康网

胃食管反流,目前我国的发病人数高达1.65亿,在这其中,又有1600多万患者,会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相比胃食管反流会更加严重,而且还伴随着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

"老李有十多年的饮酒史,近段时间总是觉得烧心,反酸, 有时一低头,嘴里就会冒酸水,去医院做了好几次检查,呼吸内科、耳鼻喉科、胸外科、骨外科……都找不到病因,症状也一直没得到缓解,老李很受折磨。

后来与朋友无疑交谈,朋友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介绍他去某三甲医院检查,结果诊断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情况

胃食管反流,目前我国的发病人数高达1.65亿,在这其中,又有1600多万患者,会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相比胃食管反流会更加严重,而且还伴随着食管狭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所以,临床上如果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的话,平常的工作和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困扰。

胃食管反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症状是反酸和烧心,有的时候会误认为是呼吸系统和血管方面的疾病。由于反流物的刺激,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气喘、喉咙痛以及咳嗽等多种症状。如果症状典型的话,患者往往能够直接到消化科去找医生治疗。

但有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咳嗽、胸痛、哮喘、慢性咽炎等非典型的症状,患者本身也无法判断是哪种病情。有时候在医院各个科室里转了好多圈,也不能确定最终病因,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平时既要关注反流导致的典型症状,也要关注其延伸出来的其他症状。

胃食管反流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我们吃饭之后,食物顺着食管进入胃部,它是由上往下去的。而胃食管反流,就是胃部和十二指肠里的食物、胃液等物质往上跑,而且还能顺着食管往上跑到咽喉部位甚至口腔里。

这种明显违反了地心引力的方式让人有点不解。我们都知道,胃和食管之间有一个部位叫贲门,贲门就像一个很特殊的阀门,食物往下走它不阻拦,食物一级胃液如果往上走的话,它就会屏蔽阻拦住。这就好比马路上的单行道,只能往下,不能往上。

而胃食管反流患者,就是这道阀门出现差错了。一旦失去了原有的正常功能,食物虽然可以继续往下走,但是胃里的胃酸也能够往上跑了。胃酸本来就是有腐蚀性的,只能呆在胃部,如果跑到食管甚至咽喉部位,人自然就感到反酸和烧心了。

长期不治会诱发癌症吗?

胃食管反流如果长期不治疗的话,诱发癌变的风险则会非常大。由于最初病变的部位就在贲门,所以发生癌变最大可能的地方也是贲门。

贲门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在美国,贲门癌的发病率则提高了7倍之多。贲门癌并非单纯的胃癌,它处于食管和胃的中间,所以严格来说贲门癌是食管下段的腺癌。贲门癌的治疗不但需要全部切除胃部,手术创伤大,所以预后效果很差。

除了贲门癌之外,胃食管反流还会诱发食管癌。食管癌最常见的风险就是巴雷特食管现象。所谓巴雷特食管,指的是食管接触了太多的胃酸,导致食管黏膜细胞发生了变化。而胃食管反流如果长期不治疗,胃酸液体对食管的刺激也将是长期的。巴雷特食管跟胃部的肠化生现象类似,都是黏膜细胞的异性增生,接下来的阶段就是肿瘤和癌变的开始。

如何治疗胃食管反流?

目前针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没有根治性的疗法,主要治疗的药物有两类。

一种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比如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等,通过降低胃液的酸度,进而减少反流液体对食管的刺激。

另一种是促进食管蠕动的药物,比如潘立酮和莫沙必利等,这类药物增强了食管的蠕动性,使反流的胃液尽快回到胃里,从而降低对食管部位的刺激。

轻症患者单独用药就行,而重症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治疗。如果是反复发作,发作时用药,好转后停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服药量。

防范胃食管反流,生活习惯要调整

防范胃食管反流,首先每顿饭不能吃得太饱,不然会导致胃部压力增加,然后引起胃气上逆,从而出现反流,最理想的饱感应在7分-8分之间;其次要避免抽烟喝酒,抽烟会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从而导致胃酸的反流,而喝酒则会导致食管清除酸性物质的能力下降。

除此之外还要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更容易将胃部的食物和液体挤压上去。

再者,如果已经出现了胃食管反流,平时吃饭后不要立即躺卧,这样更容易引起反流。此外在睡觉的时候,尽量把头部垫高,这样食管处于高处,下段胃部反流的可能性就降低一些了。

原始出处:
[1]《胃食管反流会变脸!一亿人烧心、胸痛、腹痛都因它》.健康时报网.2019-2-22.
[2]《胃酸反流很常见,但它却让我父亲得了癌症》.果壳网.2019-5-29.
[3]《饭后反酸烧心?饮酒肥胖人群当心胃食管反流》.新京报.2020-1-19.

作者:39健康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NNP: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牵头制定阿尔茨海默病循证预防国际指南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有一名痴呆症患者产生。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万的痴呆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2亿,其中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Alz

JCEM:补充维生素D能不能预防2型糖尿病?

最近的试验结果与观察性研究的大量证据相吻合,这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调节糖尿病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球50%的食管癌发生在我国,该怎么防?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和第四位,每年大约有25万新诊断的食管癌病例,占了全球食管癌病例的一半。

癌症来了两次,她赢了两次!如何避免再次得癌?医生指出2个关键

一大早,粉丝@大尾巴鱼 来信: 小艾,为什么人得了一次癌症后,还会再次得癌?我爸爸去年得了肺癌,这出院不到一年,上个月又查出胆囊癌,为什么癌症患者治愈后不会有抗癌?得了一次癌症,如何才能避免下次再得癌

阿尔茨海默病这种尚无法治愈的疾病,如何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起病隐匿,不易察觉,影响记忆力、思维能力、行为和情绪,典型的表现有: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和理解出现困难,完成以前常规的工作或活动出现困难,性格和情绪的改变.

葛均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22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