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癌症治疗诱导型心肌病(CCM)!

2019-07-06 MedSci MedSci原创

癌症治疗诱导型心肌病(CCM)与累积药物暴露和已有的心血管疾病有关。但这两点不足以解释个体对CCM的敏感性差异。研究人员猜测罕见的心肌病基因变异与CCM有关。研究人员对3个队列(99位多种癌症患者、73位乳腺癌患者和41位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患者)的213位患者的心血管基因(包括9个预先明确的基因)。进行测序。对比CCM队列和癌症基因组图谱受试者(2053位)、健康志愿者(445位)和血统匹配的参考

癌症治疗诱导型心肌病(CCM)与累积药物暴露和已有的心血管疾病有关。但这两点不足以解释个体对CCM的敏感性差异。研究人员猜测罕见的心肌病基因变异与CCM有关。

研究人员对3个队列(99位多种癌症患者、73位乳腺癌患者和41位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患者)的213位患者的心血管基因(包括9个预先明确的基因)。进行测序。对比CCM队列和癌症基因组图谱受试者(2053位)、健康志愿者(445位)和血统匹配的参考人群之间稀有突变的发生率。

化疗后0.4-9年被诊断出CCM;其中90%的患者接受了蒽环类药物治疗。CCM成人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与美国人群相似。在9个预先明确的基因上,CCM患者携带的罕见非同义变异多于对照组(P≤1.98e-04)。肌联蛋白截短变异(TTNtvs)占多数,7.5%的CCM患者携带该突变,而在癌症基因组图谱参与者中,仅1.1%人携带 (P= 7.36e-08),在健康志愿者中占0.7% (P= 3.42e-06),在参考人群中占0.6% (P= 5.87e-14)。携带TTNtvs的CCM成人患者心衰房颤和心肌复旧受损的概率高于未携带该变异的患者。此外,与人类数据一致,用蒽环类药物处理TTNtv小鼠和分离的TTNtv心肌细胞均表现出不同于野生型的持续性收缩功能障碍。

既往未被发现的与心肌病相关的基因上的罕见变异,尤其是TTNtvs,可增加儿童和成人患CCM的风险,也增加了成人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结合基因型、累积化疗剂量和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对鉴别具有高CCM风险的癌症患者。

原始出处:

Pablo Garcia-Pavia,et al.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Cancer Therapy–Induced Cardiomyopathy.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7934Circulation. 2019;140:31–4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7-06 百草

    666

    0

  2. 2019-07-06 940880420

    看了半天,没有理解

    0

  3. 2019-07-06 orangesking

    0

相关资讯

价格战“停火”,新技术入局!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将迎转机?

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开发一种简便的血检,它能够在尚未出现症状的患者中发现癌细胞,找出它们的组织起源,提早对患者作出诊断,让抗癌疗法更为有效!

Nat Commun:新干预手段或能阻止癌症的耐药性

癌症治疗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耐药性,并且由于耐药性最终导致化疗失败的严重后果。

Vaccibody肿瘤新抗原疫苗在低突变癌症患者中诱导了强烈的T细胞应答

Vaccibody AS宣布其新抗原癌症疫苗VB10.NEO在临床实验中诱导了强烈的免疫原性。根据实验方案,将VB10.NEO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评估其在两名肾细胞癌(RCC)和两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患者中的免疫原性。

PLOS ONE:大笑疗法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

至今为止,很少有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大笑疗法对癌症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OL)的影响。 最近的一项研究在癌症患者中评估这些影响,并将其作为探索终点,这是在日本一家机构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一部分。

吃伟哥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没想到还有……

近日,在胃肠道领域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 发表了一项关于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与有良性结直肠良性肿瘤男性患者发展为结肠癌的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院士说:癌症是人体“失控”的结果!学会预防衰老 就是在防癌……

癌症是身体“失控”的结果中国工程院院士、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樊代明教授认为:“肿瘤”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身体在“抗衰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不可避免地衰老,而我们的身体却在抵抗衰老的进程。身体抵抗衰老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细胞的增生、功能加强。可是,一旦身体对细胞增生的过程丧失了控制能力,就会出现细胞无限增生,最终变成“肿瘤”,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身边年轻人长肿瘤少,越到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