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预测肝癌疗法的新型小鼠模型

2014-08-21 佚名 不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影响着大约30%美国人的健康,这些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其往往会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近些年来,NASH成为引发肝脏移植的主要原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影响着大约30%美国人的健康,这些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其往往会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近些年来,NASH成为引发肝脏移植的主要原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可以模拟人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老鼠模型,利用这种模型,研究人员就可以研究如何干扰炎性蛋白来抑制NASH及肝癌的发生。

Michael Karin博士说道,这项研究也为利用相关的药物进行人类NASH的临床测试提供了希望;我们通过对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包括可以抑制蛋白质聚集的批准药物在内的化学成分都可以用于抑制由高脂肪饮食引发的NASH。

NAFLD流行率的增加和人群中肥胖的流行直接相关,NASH 的主要特点是炎症及纤维化的产生,其主要损伤肝脏,最终引发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因此开发针对NASH的新型策略或许可以有效阻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研究者Nakagawa表示,新型小鼠模型就是基于名为MUP-uPA的小鼠而进行开发的,文章中,我们对其进行高脂肪饮食喂食,同时使其肝脏损伤,这样其在24周内就会表现出NASH的特性,在40周内就会表现出肝细胞癌的表现,这种病理学特性和人类的肝细胞癌非常类似。

利用这种新型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参与机体炎性反应的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或许在NASH、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通过药物依那西普来干扰TNF的合成,就可以抑制NASH及肝细胞癌的发生。最后研究人员表示,开发新型可用的小鼠模型来进行肝癌的研究可以有效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开发出新型的靶向治疗方法或者靶向药物。

原文出处:

Nakagawa H1, Umemura A2, Taniguchi K2, Font-Burgada J2, Dhar D2, Ogata H3, Zhong Z2, Valasek MA4, Seki E5, Hidalgo J6, Koike K7, Kaufman RJ8, Karin M9.ER Stress Cooperates with Hypernutrition to Trigger TNF-Dependent Spontaneous HCC Development.Cancer Cell. 2014 Aug 12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astroenterology:预防慢性乙肝患者肝癌的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肝癌。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两个新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慢性乙肝感染患者肝癌的风险。 在一篇论文中,台湾国立阳明大学研究人员表明,使用批准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核苷(酸)(NUC)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长期风险。这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几个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的肝细胞癌(肝癌的最常见形式)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NUC处理患者肝癌发

JAMA:依维莫司不能提高晚期肝癌患者总体存活率(EVOLVE-1研究)

据7月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尽管有着强有力的临床前数据,但与安慰剂相比,药物依维莫司未能在患晚期肝癌的病人中提高总生存率。 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CC;这是肝癌中的一个类型)患者的总体存活中位数不到一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索拉非尼是唯一的显示能在晚期HCC病人中改善总体存活率的系统性治疗药物。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在临床前模型中,依维莫司可阻止肿瘤进

JAMA:药物依维莫司在晚期肝癌患者中不能提高总体存活率

据7月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尽管有着强有力的临床前数据,但与安慰剂相比,药物依维莫司未能在患晚期肝癌的病人中提高总生存率。 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CC;这是肝癌中的一个类型)患者的总体存活中位数不到一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索拉非尼是唯一的显示能在晚期HCC病人中改善总体存活率的系统性治疗药物。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在临床前模型中,依维莫司可阻止肿瘤进

CSMO 2014 :提高中央型肝癌治愈率的策略

在7月4日的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的吴健雄教授作了题为”提高中央型肝癌治愈率的策略“的主题报告。 自1891年lucke首先报道肝癌的外科治疗,肝癌肝切除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外科为主导的综合治疗模式,大大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然而,对于一些中央型高危部位肿瘤,由于临近或侵犯肝内重要管道结构,手术切除率低,安全性差,复发率

CSMO 2014:杨海山教授谈肝癌影像诊断进展

 在7月4日的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的杨海山教授介绍了肝癌的各放射学影像诊断技术(包括血管造影、CT检查、MR检查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部分新兴技术仅处于实验阶段,需要大样本的数据及相应参数诊断标准的确立,尚需广大放射学同仁进一步的科研。 CT检查 1. 全肝细胞癌的CT多期增强扫描 肝细胞癌的CT扫描对软组织的分辩率高,

2014中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

肝移植是被全世界认可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肝移植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开展,亟待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来指导全国肝移植工作更规范、有效、安全地开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14版)》,重点阐述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术前降期治疗、受者抗病毒治疗、受者免疫抑制剂应用、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