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Oncol:避孕药可大大降低女性癌症发病率!

2018-01-20 Juka 转化医学网

避孕药的使用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而在近期,一项超10万人的研究不仅坐实了这个结论,并且研究结果十分喜人:哪怕是吸烟和肥胖患者,服用避孕药依旧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

避孕药的使用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而在近期,一项超10万人的研究不仅坐实了这个结论,并且研究结果十分喜人:哪怕是吸烟和肥胖患者,服用避孕药依旧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

众所周知,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而根据最近美国国立研究院的研究显示:避孕药的好处可能并不仅仅如此!

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学家Carol Michels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两种癌症的发生率,而且这种情况“在整个健康行为中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不论患者是不是采取相对健康的生活模式,这个结果都基本不变。

这项研究于1月18日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题目名为“Modif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uration of Oral Contraceptive Use and Ovarian, Endometrial,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s”。这篇文章研究了1995年到2011年总计超过10万的女性,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风险高达40%!

在中美癌症数据中,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都极大的危害了女性健康。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到2018年,被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将超过22000人,而这个疾病将夺去超过14000人的性命;而子宫内膜癌更加常见,在今年,确证患者超过63000人,将有11000死于这种癌症。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服用10年甚至以上避孕药的女性卵巢癌的发病风险降低了40%。而在调查分析中发现,这种益处是不分是否吸烟以及肥胖与否,在所有的人群中获益率是一致的。

而对于子宫内膜癌,研究人员发现避孕药对于那些抽烟和肥胖的女性来说获益更大。吸烟妇女口服避孕药时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下降了53%;而肥胖女性获益更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降低了64%。

在此项研究中,长期服用避孕药并没有降低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避孕药如何起到防护作用的呢?

根据Carol Michels给出的说法:因为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以补充女性激素中的孕激素,长期使用之后,可能会降低女性在月经期间暴露在“雌二醇”的风险。而对于女性来说,雌二醇和癌症的增加相关。

由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在2017年2月8日发表在《美国产科和妇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是全世界研究时间最长的一篇研究:这篇文章跨度达44年,共计研究了46022名女性。由于时间之长、研究之广,其最终使得科学家可以通过数据来证实避孕药和癌症之间的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相较于那些从未使用过避孕药的女性:总体终生癌症风险降低56.1%——主要降低的癌症包括结肠癌(81%)、子宫内膜癌(66%)、卵巢癌(67%)、淋巴血液系统癌症(74%)。而且在这项研究中,发现避孕药的保护作用可以长达30年!

而今发表在《JAMA Oncology》的这篇文章也证实了避孕药的强大抗癌作用。但是很不幸的,在中国,避孕药是一个难以启齿的文字组合。

中国的性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这是公认的事实。而由于思想的保守型,中国的性教育一向缺缺,近些年来频频被曝光的女性性侵案件让大众震惊不已。对于正常的性知识都难以正确的铺展开来,所以对于避孕药这样一个事后药物,很多人并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起作用。

在中国,2013年卫计委发布的人流数目为1300万,到如今,这个数目只能说只增不减,其中原因不说都已明了。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女性使用避孕药来进行癌症的防治,但是至少:长期使用避孕药对于人体的健康益处是大于害处的。

最后,避孕药确实是有益的,但是如果真正的爱护女性,请做好防护措施。1300万人流的背后,不仅有1300万个受伤的女性和家庭,还有1300万个不负责任的男性。

原始出处:


2.Lisa Iversen,et al.Lifetime cancer risk and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 the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Oral Contraception Study.Am J Obstet Gynecol.June 2017Volume 216, Issue 6, Pages 580.e1–580.e9.

作者:Juka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8-01-28 明崖

    学习了.有用.期望继续研究

    0

  2. 2018-01-23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3. 2018-01-21 1e0e5697m83(暂无匿称)

    henhao

    0

相关资讯

战痘法则,避孕药与痤疮,你不得不知!

欧盟监管机构表示,考虑到避孕药药物对于静脉血栓栓塞(VTE)有可预见风险,含有地诺孕素 2 mg和炔雌醇0.03 mg的口服避孕药仍然可用于治疗女性中度痤疮,但只有在其它治疗失败后才能使用。

ANN RHEUM DIS:口服避孕药、母乳喂养和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

OC降低了患RA的风险,特别是ACPA阳性RA,其中观察到与吸烟的相互作用。

注意了!国家卫计委宣布这些委文件失效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布这些文件将失效,你应该知道。

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究竟会不会引起乳腺癌?

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会不会引起乳腺癌?关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乳腺癌的病因出发进行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乳腺是受性激素作用的器官,它随体内激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雌激素参与乳腺增值,若长期暴露于雌激素下则会促使乳腺癌的发病。而孕激素对乳腺的作用则褒贬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它对乳腺具有保护作用,也有部分人认为它同样参与乳腺增值过程,同样可促进乳腺癌的发病。避孕药与乳腺癌避孕药的成分多为孕雌激素复方制剂,但其中两

Ann Rheum Dis:多学科讨论:口服避孕药和母乳喂养是否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险?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病因学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复杂。2017年11月,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瑞典EIRA研究结果,考察了口服避孕药(OC)、母乳喂养(BF)与RA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请看本期多学科讨论组临床药师各抒己见为您梳理本文看点——

NEJM:研究表明所有激素类避孕药都会极大增加患癌风险!

新的研究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服用激素避孕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相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