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Progress: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

2022-05-14 August MedSci原创

过敏性鼻炎(AR)是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炎症引起的免疫系统I型过敏性疾病。在过去的 20 年里,全世界有超过 5 亿人受到鼻炎的影响,对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过敏性鼻炎 (AR) 通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由于接触过敏原而发展,并导致 IgE 介导的鼻膜炎症。AR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鼻腔瘙痒感和流鼻涕。目前,AR 病例中使用的趋势药物包括鼻内皮质类固醇和口服 H1 抗组胺药,它们作为补充免疫治疗的组合药物给予。这些药物在短期或长期内都非常有效;然而,已发现它们具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使用中药治疗 AR。此综述将涵盖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 (TCM)。研究表明,某些草药可以改变与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生物途径,例如嗜酸性粒细胞死亡、粘附分子调节、肥大细胞生成、T H1 / T H2失衡、核因子、趋化因子浓度和 IgE 调节

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及其调节的相应途径和生物标志物的累积代表性

结果:已经确定了影响细胞因子产生的药物,例如 IL-5 和 IL-6,它们是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关键介质,TNF -α,它刺激炎症部位的 TH2 细胞,以及 NF- кB,它是细胞因子和 IgE 抗体产生所必需的。TCM 也被证明可以成功地降低组胺水平,通过降低固有层的厚度来保持组织学变化,并下调 Orai1、STIM1 和 TRYC1 的表达,显示 Ca +2通道蛋白的低表达

过敏性鼻炎期间受影响的生物标志物的图示:

结论: 在这篇评论中讨论了一系列经典中药,包括小蜈蚣、黄芩、甘草根(Glycyrrhiza uralensis)等,作为潜在的抗过敏剂,并研究它们在体内对细胞因子产生和组胺释放的影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GA 对 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发挥抗过敏作用的机制:

综上所述,目前销售的药物的局限性,例如鼻内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这些药物已被证明具有多种副作用。相反,已发现中药可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包括作为嗜酸性炎症的主要介质的 IL-5 和 IL-6,在炎症部位募集 T H2细胞的 TNF -α,以及NF- к B 是产生细胞因子和 IgE 抗体所必需的。

同样,中药(TCM)也能有效降低组胺浓度,通过减少固有层厚度来维持组织学变化,下调 Orai1、STIM1 和 TRYC1 的表达,表明 Ca +2通道的低表达蛋白质。鉴于中医取得的可喜成果,迫切需要将这些药物进一步扩展到临床试验,以降低疾病的风险比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原文:Mao D, He Z, Li L, Lei Y, Xiao M, Zhang H, Zhang F. Recent Prog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Their Mech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J Healthc Eng. 2022 Apr 11;2022:3594210. doi: 10.1155/2022/3594210. PMID: 35444784; PMCID: PMC9015857.

作者:Augus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2-06-01 天婧

    期待

    0

  2. 2022-05-14 西瓜0628

    学习了#学习#

    0

  3. 2022-05-11 sunylz

相关资讯

天然物质黄芩素可成功治疗青光眼

近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的2015年视觉和眼科协会年会上,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黄芩素可以明显降低眼部压力,其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天然疗法药物。黄芩素是在某些植物中发现的一类天然产物;当研究者利用黄芩素来进行动物模型研究时发现,黄芩素可以通过改善从眼部中液体的流出率来明显降低研究动物的眼部压力,当将该药物在夜间使用时或许效应更加明显。青光眼是一种困扰老年人的严重眼疾,患者

Sci Adv:中药黄芩能产生抗癌活性化合物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英国John Innes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四月八日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传统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生产抗癌化合物的分子机制。Fig. 1Specialized flavones found in S. baicalensis Georgi plant.

Molecules:黄芩苷能显著防治大鼠的骨质疏松症(后肢悬吊模型)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许多草药已证明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良好的疗效。黄芩提取物(RSE,50mg/kg/天)是传统中医中的常见成分,来自西安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后肢悬吊大鼠模型中评价了其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使用

Oncol Rep:高黄芩甙或能用于前列腺癌的化疗

在中国,高黄芩(Scutellaria altissima L.)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炎症的中药。高黄芩甙(Scutellarin)是一种从中药高黄芩中分离出的活性黄酮苷,既往的研究发现它对脑血管疾病和炎症的生化指标的有益处。然而,在前列腺癌中,高黄芩甙的抗增殖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7月发表在Oncol Rep上的一篇研究中,来自山东的研究人员探讨了高黄芩甙是否能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