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4个用药细节,都清楚吗?

2018-08-14 佚名 药评中心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而且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但是,二甲双胍也有比较明确的不良反应,为确保降糖疗效,尽量降低不良反应,临床应注意以下四个用药细节。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而且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但是,二甲双胍也有比较明确的不良反应,为确保降糖疗效,尽量降低不良反应,临床应注意以下四个用药细节。

1.二甲双胍,首选哪种剂型?

二甲双胍最常见不良反应是IBD%E8%AF%8A%E6%B2%BB%E8%BF%87%E7%A8%8B%E4%B8%AD%E7%9A%84%E8%AF%84%E4%BC%B0-Part%203" target="_blank">胃肠道反应。开始用药时,约10%~25%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金属味等;随着时间延长,IBD%E8%AF%8A%E6%B2%BB%E8%BF%87%E7%A8%8B%E4%B8%AD%E7%9A%84%E8%AF%84%E4%BC%B0-Part%203" target="_blank">胃肠道反应可减轻、消失或耐受。

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普通片或胶囊>肠溶片或肠溶胶囊>缓释片或缓释胶囊。

但是,对于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更宜选用普通片或肠溶片。因为,二甲双胍普通片和肠溶片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2~3小时;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达峰时间约7小时。

点击查看原图

2.有氧运动时,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静坐者的胰岛素抵抗大于运动者,适当的运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每日坚持不短于1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即使短暂的体力活动(走动或家务),也可以有效地快速降低餐后高血糖。

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会引起低血糖,运动前后也无需调整剂量;但是,当与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格列美脲、格列吡嗪、那格列奈等)联用时,需防范低血糖风险。


3.长期服用,如何补充维生素B12?

二甲双胍可抑制维生素B12的吸收,但可通过补充钙剂逆转;二甲双胍可致维生素B12水平降低,但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罕见。

二甲双胍药品说明书和国外诊疗指南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患者至少每年见检查一次血象,尤其是贫血、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2016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不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常规监测维生素B12的水平。

温馨提示:甲钴胺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应避免滥用。

4.二甲双胍,应注意哪些相互作用?

二甲双胍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经过肝脏代谢,因此极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型通过肾脏排泄,当与地高辛、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氨苯蝶啶、甲氧苄嘧啶等经肾小管分泌的阳离子药物合用时,应注意监测血糖。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8-08-18 易水河

    学习学习很好

    0

  2. 2018-08-15 太阳系小猪

    学习了,谢谢分享,很有帮助

    0

  3. 2018-08-15 哈哈869

    学习了

    0

  4. 2018-08-14 zdvfsadb

    学习了

    0

  5. 2018-08-14 李小猫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JAMA Intern Med: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需警惕乳酸酸中毒?

发表在《JAMA Intern Med》的一项由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者进行的研究,考察了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范围内使用二甲双胍与发生乳酸性酸中毒之间的相关性。

BMJ:糖尿病患者接受磺脲类二线治疗需警惕心血管及严重低血糖事件

研究发现,磺脲类作为二线糖尿病治疗药物与患者心肌梗死、全因死亡以及严重低血糖风险增加相关。对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原方案基础上添加磺脲类而非直接药物替换可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BMJ:治疗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比单独用药更安全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磺酰脲类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与使用二甲双胍相比,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Nat Cell Biol:能降糖,能断癌细胞的粮!MIT科学家揭秘二甲双胍限制肿瘤生长的机制

2005年,邓迪大学Josie M M Evans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BMJ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二甲双胍与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病率的论文。

Nature:“神药”二甲双胍登上Nature!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糖尿病患者为何易患癌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癌症风险的增加息息相关。高葡萄糖水平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和癌症关联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对其中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近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施扬教授和石雨江教授合作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为这一问题带来了解释。

JCEM: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添加阿卡波糖与磺脲类药物的心血管益处比较

由此可见,在T2D患者的治疗中,与磺脲类药物相比,使用阿卡波糖作为二甲双胍的附加药物可降低主要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缺血性卒中和低血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