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疗效差异:氨磺必利VS阿立哌唑VS奥氮平

2022-08-2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对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识别这些药物之间的差异正是循证治疗的关键。治疗指南中强调耐受性和副作用是个体患者选择抗精神病药物的核心。各种药物导致的常见副作用不同,例如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对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识别这些药物之间的差异正是循证治疗的关键。治疗指南中强调耐受性和副作用是个体患者选择抗精神病药物的核心。各种药物导致的常见副作用不同,例如锥体外系症状和体重增加。最终临床医生通过权衡预期疗效和耐受性来在众多抗精神病药物间选择治疗药物。有教授基于疗效和耐受性的荟萃分析结果得出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应该是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抗精神病药物,事实上三种药物也都是临床中常用到的一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以往和这三种药物有关的研究,要么时间较短,要么没有将三者直接进行比较的试验,所以三种药物间疗效和耐受性的差异没有更加实际、准确的结果。今天一起来看一个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对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奥氮平为期52周的盲法、半随机临床实践研究。

研究介绍

挪威的研究者在2011年至2016期间,评估了359名患者的资格,最终纳入了年龄≥18岁,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标准(F20-29),并有活动性精神病症状的144名患者进入到研究中。将患者按1:1:1随机分配接受氨磺必利(44名患者)、阿立哌唑(48名患者)或奥氮平(52名患者)治疗。氨磺必利的剂量范围为每天50-1200毫克,阿立哌唑每天5-30毫克,奥氮平每天 2.5-20毫克,每种药物的起始剂量、治疗变化和调整由主治医师自行决定。在52周的随访期间,对患者做了8个点的评估,分别是在基线、1、3、6、12、26、39和52周,疗效的评估主要使用PANSS量表,耐受性通过UKU副作用评定量表评定,整个过程中负责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的研究人员对患者使用药物的种类并不知情。

研究结果

经过统计模型分析,在52周的随访中,和基线(入院时)相比,总PANSS评分在氨磺必利组中下降了32.7分,在阿立哌唑组下降了21.9分和奥氮平组下降了23.3分。可以看出与阿立哌唑和奥氮平组相比,氨磺必利组的PANSS 总分显着降低,也就是说氨磺必利的疗效最佳。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试验期间接受氨磺必利治疗的患者中有4名(9%)出现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的患者中有10名(21%),奥氮平患者中有6名(12%),但这种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关于三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1. 对体重的影响。所有组的体重、BMI、腰围和臀围均增加。在52周的研究期内,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和奥氮平组之间并没有显着差异。
  2. 对脂代谢的影响。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在52周时均增加。
  3. 对催乳素的影响。三种药物均使血清催乳素增加,但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和奥氮平相比,增加的更为明显。
  4. 三种药物对血糖或心电图QTc间期无明显影响。

看完以后,我们现在知道了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中氨磺必利在减轻精神分裂症的整体症状方面比阿立哌唑或奥氮平更加有效。虽然三种药物都与体重增加和血脂增加有关,但耐受性一般都很好,药物之间副作用几乎没有差异。这个研究也提示大家抗精神病药物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中存在临床疗效的差异,未来也需要更多对一线抗精神病药物的类似实用性研究。

参考文献

Johnsen E, Kroken RA, Løberg EM, et al. Amisulpride, aripiprazole, and olanzapin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pectrum disorders (BeSt InTro): a pragmatic, rater-blind, semi-randomised trial. Lancet Psychiatry. 2020-11-01;7(11):945-95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1+1是否大于2?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之一的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研究揭示答案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奥氮平+氨磺必利可以作为一个具有有力证据支持的临床备选方案。

氨磺必利在临床中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氨磺必利,又名阿米舒必利,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之一。

基础必备:口服氨磺必利的血药浓度水平有何差异?影响因素有哪些?

氨磺必利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是多巴胺D2和D3受体的高选择性拮抗剂。

氨磺必利如何在抗精神病药物“脱颖而出”?

氨磺必利,它是一种在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然而在抗精神病药物的花花世界中,它有许多的竞争对手,它脱颖而出的爆点在哪里呢?

基础必备:氨磺必利在重度抑郁症的临床应用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统计约影响全球2.46-2.86亿人。抑郁症严重威胁人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抑郁情绪、快感缺乏、无价值感或内疚感、动力丧失,同时伴有躯体症状、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