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 2022:葛均波院士:风雨同心 共赴东方

2022-05-17 OCC OCC

2022年5月25日-5月29日以全线上的形式举办,邀您云端相见。

图片

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2)将于2022年5月25日-5月29日以全线上的形式举办。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邀您云端相见,共赴东方。

葛均波院士致辞
 
第十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2)还有2周就要召开了。十五年前,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决定将上海以往各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合并,在每年的五月末举办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十五年来,在海内外同道的支持和帮助下,OCC已经成长为心脏病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在这里,向多年以来支持OCC的各位领导、专家同道、工作人员以及媒体朋友表示感谢!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感谢各位同道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OCC。2020年,东方会创新性地提出“心在云端,无远弗届”,成为首个云端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心血管领域学术会议。去年,通过网络参会的专业注册人数超过34000人。借助互联网技术,我们实现了让OCC的学术影响力扩展到更多医师。

今年,OCC将设立18个频道,总共25个学术单元。针对不同受众的需求,设置多元化的会议形式。5月25日到29日的5天时间内,不仅包括各个亚专科的学术讲座和手术直播,而且特别设计了大众科普、论文交流、病例讨论等内容。考虑到广大医师的时间安排,大会还设置了录播回放,希望广大参会者提前查阅OCC 2022线上日程,安排好个人的参会计划。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还将创新性在5月29日大会闭幕后,继续定期推出东方直播室、东方PCI影院等学术单元,让OCC的精彩内容持续一整年。

近年来,心血管病领域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亚专科领域越来越受到医师的关注,这些亚专科也将会是心血管病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此外我们还看到一个趋势,就是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越来越多。我们要正确理解并把握这一趋势,要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去了解学习并与其他学科合作。比如瓣膜病介入治疗就需要构建多学科心脏团队、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损害需要泛血管疾病相关科室共同管理、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对医学诊疗效率和可及性的提升等等。希望大家可以和OCC一起,从更高的视野和角度,共同探索心血管病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开放、创新、合作”是OCC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也是OCC能够始终保持活力的原因。我们希望OCC不仅仅是各位同仁交流的学术平台,也是联系大家的纽带。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上海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在这个特殊时刻,OCC与所有同仁并肩面对。希望我们用开放,继续唤醒梦想;用创新,不断萌发力量;用合作,打破各种围墙。所有的困难终将过去,让我们风雨同心,共赴东方!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一贯的倾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新浪健康、海上名医、丁香园、健康界、门诊杂志、严道医声网、医学界、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梅斯医学、好医术等众多媒体对大会的原创学术报道及直播转播,以及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师报、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国际循环、心关注、医脉通、心在线等媒体的学术报道支持,才让东方会的学术知识,传递到了更多医学生、医生群体中。我们相信今年会更好!

图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又打呼噜又失眠,更易患心脏病且死亡风险更高

这是第一项评估患有失眠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参与者的死亡风险的研究。

Nature Mcrobiology:爱吃红肉小心心脏病!红肉吃多了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本次最新研究发现为明确摄入富含肉碱的红肉,在特殊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将肉碱转化为促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凝块的过程,提供了更为确凿的证据。

Circulation:该睡不睡,心脏遭罪!我国学者发现打破昼夜节律致心脏病的机制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逆天而行的作息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

JAMA Cardiology:新发现:AI可检测被忽视的心脏病,不仅更早,还比医生更精准

首次研发了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其作用在于可以有效地识别和区分两种经常被忽视、但却能危及生命的心脏疾病: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脏淀粉样变性。

JAMA子刊:儿童心脏病死亡后家属的临终关怀有多难?

在缺乏儿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s)临终关怀质量指标的情况下,跨学科工作人员如何看待死亡质量(QODD)?

首个体内碱基编辑疗法获批临床,一针注射,永久预防心脏病

Verve 将从新西兰开始,将随后在英国和美国申请及开展临床试验。Verve 将继续自己的使命:将心血管疾病从当前的慢病护理模式转变为一个疗程的基因编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