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澳亚四方权威共识——胃食管癌共识组专家访谈

2012-03-31 医学论坛网 医学论坛网

  《论坛报》: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届会议议题——“

  《论坛报》: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届会议议题——“ 胃癌">胃癌及食管癌”的设置缘由?   Lutz 教授:圣加仑(St.Gallen)乳腺癌共识会创始以来,参会者从1978年的79位拓展到2011年的4300位,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议题设置的针对性—— 将目标锁定在可治愈性疾病的初始治疗策略上,以最大限度地治愈更多的患者,这也是胃肠道肿瘤共识会的初衷。   胃食管癌争议话题较多,在分期、辅助及新辅助治疗、外科手术范围等方面均无定论。本届共识会特分为食管鳞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胃腺癌三部分,对近70个临床问题进行讨论及表决。   《论坛报》:您认为本届共识及投票结果是否适用于欧洲以外的国家?例如中国?   Lutz教授:我认为共识中90%的建议均能为中国同行所参考,但有一个重要例外,就是关于胃癌的辅助治疗。中欧在此方面有不同策略,欧洲是手术前后给予化疗,而亚洲倾向于术后化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科术式的差异,中国D2手术开展得较多,疗效也更优一些;而欧美患者由于脂肪多等因素,手术相对复杂,疗效也欠佳。当然,相信中国同行看到这些共识后,自会判断出哪些适合于中国患者。   《论坛报》

作者:医学论坛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CLASSIC试验表明辅助化疗可延缓胃癌发展

近日,发表于Lancet的一项亚洲研究表明,对于可手术的胃癌病人,使用卡倍他滨和奥沙利铂的辅助化疗应该被视为新的治疗方案。 在一个III期临床试验中,他们发现D2胃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6个月的联合化疗,与单独手术相比,可提高3年无疾病生存期(74% vs 59%;HR, 0.56;P < 0.0001) 。 然而,化疗带来的疗效伴随着3或4级不良事件的高发生率 (56%)。研究纳入了10

JNCI:魏嘉等胃癌个体化疗研究获进展

近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JNCI)发表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魏嘉博士撰写的胃癌个体化疗的最新成果,并配发了编者按。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胃癌个体化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据了解,该研究是通过对胃癌病人长期治疗和随访,结合系列性基因标志的筛查,发现胃癌肿瘤组织中BRCA1 mRNA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胃癌患者是否可从含“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方案中获益。BRCA1高表达的患者

丁士刚: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关系,从历史到未来

 幽门螺杆菌(HP)在世界范围感染率高达50%左右,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胃内HP检出率为30%~80%,HP感染年复发率在发达国家约为3%,在发展中国家高于10%。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及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是否有证据直接证明HP与胃癌相关呢?      图1   在动物实验方面,是用蒙古沙土鼠(图1)感染临床胃癌中分离出的细菌或标准菌株,1年

腹腔镜胃癌切术联合Roux–Y重建术后有内疝风险

 日本学者2月18日在线发表于《世界外科杂志》(World Journal of Surgery)的一项研究表明,胃癌切术联合Roux–Y重建术可能会导致内疝形成,腹腔镜手术和术后患者体重减轻可能是风险因素。   该研究收集了24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8例因胃癌切除术后内疝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病例和问卷资料。   结果显示,5例(28%)为

胃癌及胃肠间质瘤研究趋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沈琳李健   胃癌   进展期胃癌 靶向治疗研究重在寻找特定的人群   Eric Van Cutsem 在会议上报告了依维莫司治疗一线或二线化疗失败的进展期胃癌的研究(GRANITE-1)结果。在这项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中,共入组656 例患者,其中55.3% 患者来自亚洲,47.7% 患者仅接收过一线化疗。依维莫司10

消化道肿瘤临床困境的科学思辨

  作为24日共识会的热身和铺垫,3月22-23日,为期两天的专场讨论会为与会者呈现的是对一个个具体临床困境或问题的科学思辨。讲演者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大会给了我一个非常难的题目——   ■食管癌   Q 新辅助治疗的价值何在?     A 德国科隆大学赫尔舍(H公式lscher)   对于可切除性食管癌,由于单纯的新辅助放疗在6项随机研究中疗效欠佳(治疗反应率30%),且其在两项研究中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