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o Clin Proc:β受体阻滞剂增加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2018-04-11 卢芳 中国循环杂志

一项日本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或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尤其是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


一项日本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或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尤其是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
 
研究显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增加49%的全因死亡风险;服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和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等特异性β受体阻滞剂也是如此,会比不服用者分别增加60%和55%的全因死亡风险。
 
尤其是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全因死亡风险更高,会增加64%的风险;但在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则全因死亡风险却明显下降。
 
研究者在倾向得分匹配的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分析结果也与上述结果相似。
 
研究者指出,β受体阻滞剂被证明可改善心梗后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慢性心衰患者生存率,但在其他无心梗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中从未被发现改善生存率。此外,在糖尿病冠心病或心衰患者中的有效性也是模糊的。
 
在伴随的述评中,述评专家指出,这项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研究结果是“发人深省”的。
 
“基于心梗后人群所得的可靠试验结果,使得β受体阻滞剂打着‘心脏保护’的招牌将其适应证不加判断地推广到其他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甚至脑血管病。尽管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β受体阻滞剂还是被极大范围地推广到临床,到今天很多不恰当的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还是深印临床医师脑海。”述评专家指出。
 
而且,研究者和述评专家均指出,目前支持β受体阻滞剂获益的大部分数据,先于再灌注时代和各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降脂药物以及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面市的新新时代,都有“几十岁”了。
 
“这些后来的治疗手段显著降低了心梗后患者的总体风险,使得更难证明β受体阻滞剂在其中是真有其效,还是滥竽充数了。”述评专家说。
 
尤其是β受体阻滞剂相关的低血糖和增重等不良反应,以及中心血压的可能升高,均在动脉硬化患者中影响更为明显,而糖尿病患者多有动脉硬化。
 
研究数据来自于1999-2010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共纳入2840例糖尿病患者和14684例无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中,697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无糖尿病患者中1584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其中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人群中冠心病和慢性心衰明显多见。
 
原始出处:

 Tetsuro Tsujimoto, et al.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in Diabetic Patients Taking β-Blockers. Mayo Clin Proc. 2018;93:409-418.

作者:卢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扩张型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分析!

血管扩张型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现代再灌注时代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β受体阻滞剂治疗。血管扩张型β受体阻滞剂可以被优先推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力衰竭时,β受体阻滞剂——用还是不用?这是个问题!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继发于心脏功能异常而迅速发生或恶化的症状和体征,并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可以急性起病,也可以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后者更为多见,约占70%-80%。

JAHA:β受体阻滞剂不会增加轻、中度AS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主动脉狭窄(AS)病人常常伴有高血压,由于担心对左室功能的抑制,所以这类病人的抗高血压治疗是禁止用β受体阻滞剂(Bbl)的。然而,对于无症状的轻到中度AS患者,Bbl对患者心血管的影响尚属未知。本研究纳入了SEAS研究中的1873名无症状的轻到中度AS伴保留型左室射血分数的患者,对其全因死亡率、心源性猝死和心源性死亡进行了分析。最终共有932名(50%)患者接受了Bbl治疗,经过平均4.3±0.9

Eur Heart J: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心衰伴LVEF降低患者的预后

近期,指南推荐心衰伴左室射学分数(LVEF)40%-49%患者的管理方法应与LVEF≥50%的患者一样。本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分析回顾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估β受体阻滞剂在不同LVEF人群中的作用。本研究对11个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并通过基线的LVEF和心律水平进行分层。主要终点事件是1.3年随访事件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在14262名窦性心律的个体中,平均LVEF是27%,包括575名

ACC 2018:CECCY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化疗心肌毒性是否有预防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随着肿瘤心脏病学这一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蓬勃发展,人们对肿瘤治疗相关心肌毒性的关注重点已逐渐从呼吁重视和及时预警向早期干预和合理防治转变。ACC2018上,巴西学者公布的一项题为Carvedilol for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 Related CardiotoxicitY(CECCY)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备受瞩目,该研究旨在探讨以卡维地洛为代表的β

Eur Heart J Acute Cardiovasc Care: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否会增加STEMI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脏、血管以及支气管等器官细胞膜上的β受体,从而阻断交感神经兴奋所产生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起到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最终达到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