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Respir Med:聚乙二醇干扰素λ治疗可加速清除新冠病毒

2021-02-10 Nebula MedSci原创

干扰素λ-1是一种III型干扰素,参与先天抗病毒反应,具有抗呼吸道病原体的活性。

迄今为止,只有单克隆抗体被证明对门诊新冠肺炎患者有效。干扰素λ-1是一种III型干扰素,参与先天抗病毒反应,具有抗呼吸道病原体的活性。本研究旨在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轻中度新冠肺炎门诊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是一项双盲、安慰剂为对照的临床试验,招募确诊的新冠肺炎门诊患者,在出现症状或无症状但咽拭子阳性一周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单次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或安慰剂组。主要终点是注射后第7天时新冠病毒(SARS-CoV-2)RNA阴性患者的比例。

病毒载量变化

2020年5月18日-9月4日期间,每组各招募了30名患者。从第3天开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的SARS-CoV-2 RNA下降幅度就大于安慰剂组,第7天时,两组存在2.42 log拷贝/ml差距(p=0.0041)。第7天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λ组有24名(80%)受试者的病毒载量无法检测到,而安慰剂组只有19名(63%)受试者的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p=0.15)。

根据基线病毒载量校准的第7天病毒清除可能性

经校准了基线病毒载量后,第7天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λ组患者的病毒载量比安慰剂组患者更有可能降至无法检测到(优势比[OR] 4.12 [95%CI1.15-16.73;p=0·029])。在基线病毒载量超过106拷贝/mL的患者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λ组19名患者中有15名(79%)在第7天检测不到病毒,而安慰剂组16名患者中有6名(38%)在第7天未检出病毒(OR 6.25 [95%CI 1.49-31.06];p=0.012)。

聚乙二醇干扰素λ耐受性良好,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相似,使用轻度和短暂氨基转移酶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相似,一过性的轻度转氨酶浓度升高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λ组中更常见。两组各有一例达到3级升高阈值,此外,均无其他3-4级不良反应报告。

总之,聚乙二醇干扰素λ治疗加速了新冠肺炎门诊患者的病毒载量减少,增加了第7天病毒清除的患者比例,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线病毒载量较高的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λ具有预防临床恶化和缩短病毒脱落持续时间的潜力。

原始出处:

Jordan J Feld, et al. Peginterferon lambda for the treatment of outpatients with COVID-19: a phase 2,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sed trial.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February 05, 2021

作者:Nebula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1-02-12 howi
  2. 2021-05-19 weiz
  3. 2021-02-10 公卫新人

    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消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