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饮食中的这些“营养物质”可能是导致血栓的罪魁祸首!

2017-04-25 sunshine2015 来宝网

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在人类试验中显示,胆碱与肠细菌副产物的增加直接相关,从而增加血液凝固事件(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然而,研究还表明,加入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会降低这种风险。

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在人类试验中显示,胆碱与肠细菌副产物的增加直接相关,从而增加血液凝固事件(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然而,研究还表明,加入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会降低这种风险。



在一项小型介入性研究中,研究人员为健康素食者/素食者(8名患者)和杂食者(10名患者)提供口服胆碱补充剂。两组均显示血浆三甲胺N-氧化物(TMAO)(这是补充胆碱后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的血浆水平至少增加10倍,以及血小板反应性增加——血栓形成事件的危险因素(血液凝固),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在一项单独的研究中,不服用补充剂的杂食者最初在基线时测试血小板功能,然后在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每日方案至少一个月后测定血小板功能。然后他们接着检测血小板功能两个月,同时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每日补充一次胆碱。研究人员发现,虽然TMAO水平升高,血小板激活易感性升高仍然发生,但TMAO水平由阿司匹林减弱。这些新发现表明两项事实 - 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部分抵消了与通常在蛋黄和肉类中发现的胆碱相关的高TMAO血浆水平促血栓形成的作用;并且高TMAO水平可以部分地克服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

研究小组由斯坦利·哈森博士和Dr Wilson Tang博士领导。研究将于4月24日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Circulation上由Hazie博士实验室的朱伟飞博士作为主要作者发表。

“这是人类第一次直接证明饮食胆碱大大提高肠道细菌产生的TMAO,影响血小板功能,它直接证明了TMAO水平与血液凝固事件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之间的机械联系, Hazen博士说:“对于心血管事件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以确认这些发现,但这些研究表明对于没有已知心血管疾病,但TMAO水平升高的患者可能受益于阿司匹林和饮食纠正,以防止血液凝固,因为血液凝固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他们还建议对于已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TMAO水平应考虑更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

Hazen博士此前已将TMAO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联,并表明它可以成为预测未来心脏病发作、多发病人中风和死亡的有力工具。

TMAO是胆碱,卵磷脂和肉碱的细菌消化的副产物,在红肉,加工肉和肝脏等动物产品中是特别丰富的营养素。 2016年,他的团队在动物模型中发现,肠道微生物可改变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形成风险,微生物移植研究可用于证明TMAO途径在小鼠卒中模型中起到血栓形成的作用。这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体中的膳食胆碱可提高TMAO水平,这可能直接改变血小板功能,增加血栓形成(血栓)潜力。这些研究有助于解释在超过4000名患者的研究中观察到血浆TMAO水平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之间的强烈联系。

原始出处:

Weifei Zhu, Zeneng Wang, et al.  Gut Microbe-Generated Trimethylamine N-Oxide From Dietary Choline Is Prothrombotic in Subjects.  Circulation. 2017;135:1671-1673.Originally published April 24, 2017

作者:sunshine201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7-04-30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不错,值得分享

    0

  2. 2017-04-26 wxl882001

    学习一下

    0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IgA结合β2-糖蛋白-I免疫复合物:预测肾移植后血栓形成的新型标志物

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特征在于患有抗磷脂自身抗体(aPL)患者的复发性血栓形成和/或妊娠发病。存在aPL的预测值低,需要新的标记物来鉴定具有较高风险的aPL携带者并对其采取预防措施。与β2-糖蛋白-I(B2A-CIC)结合的IgA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存在与急性血栓形成(TEV)的发生相关。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检测了即将接受移植手术患者出现TEV(aPL携带者触发TEV)

Pharmacogenomics:中国汉族人群中基因型指导华法林给药是否有益?

2017年2月,发表在《Pharmacogenomics》的一项研究对中国汉族人群中基因型指导华法林给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阜外医院新技术治疗闭塞病变,准分子激光可消蚀机化血栓、结缔组织和钙化

一直以来,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都是心脏介入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种名为“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的技术逐渐展露头角。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从2015年就开始应用这一技术来处理CTO等冠脉复杂病变,目前看来,应用ELC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CTO安全有效。在该中心2015-11至2016-11期间,已有3例患者接受了ELCA治疗。其中1例为39岁男性患

NEJM:膝关节镜术后是否进行血栓预防

文章就膝关节镜术后是否进行血栓预防进行了讨论

LANCET:手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哪个更好?

经导管瓣置换术(TAVR)和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后生物假体主动脉瓣的亚临床瓣膜血栓形成已被CT检查显示。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LANCET上的研究旨在评估外科和经导管主动脉瓣中亚临床瓣膜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对亚临床瓣膜血栓形成和随后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此项研究对2014年12月22日至2017年1月18日在RESOLVE登记以及2014年6月2日至2

BMJ: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物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与未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成年人相比,成年人短期口服这类药物会增加骨折、血栓和脓毒症等健康风险。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2012至2014年间约150万名18至64岁美国成年人的匿名医疗数据,其中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曾至少一次短期(小于30天)口服泼尼松等皮质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背疼痛、过敏等。研究人员发现,服药的成年人30天内出现健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