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后续:效应、影响和应对策略

2019-01-06 MedSci MedSci原创

4+7带量采购已落地,行业一片地震,医药公司股价普遍大跌。虽然,最近略有小波折,但是国家的决心不会变。随着这次试点,接下来带量采购会进一步扩大,不仅是城市范围的扩大,而且是品种的扩大。而限价的措施也会更为完善,包括同品种之间取低价、不同品种之间比降幅。进一步对于量价的要求进一步加严,上海模式可能成为全国模式。第一,限定了未中价选品种用量不得超过未中选品种,等于约定了带量采购中标用量在上海至少50%

4+7带量采购已落地,行业一片地震,医药公司股价普遍大跌。虽然,最近略有小波折,但是国家的决心不会变。


一、带量采购的效应

随着这次试点,接下来带量采购会进一步扩大,不仅是城市范围的扩大,而且是品种的扩大。而限价的措施也会更为完善,包括同品种之间取低价、不同品种之间比降幅。进一步对于量价的要求进一步加严,上海模式可能成为全国模式。第一,限定了未中价选品种用量不得超过未中选品种,等于约定了带量采购中标用量在上海至少50%。第二,未中选品种中最高品种(预计主要是原研药),要求根据价差进行阶梯降价。第三,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价格不得高于中选价。第四,配送商只能选择一家,且回款显著加快。

国家进行带量采购降低药价的决心很大,并且已在行业内形成共识从之前出台的上海补充文件看,上海对参加带量采购的品种,无论是入围的未中标产品还是未入围的产品,对量和价都进行了限制:未中标的入选产品其售价不得高于最高投标价或据其调整后的价格,未入围的产品不得高于中标产品价格;未中标产品的采购量不得超过中标产品。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未中标品种、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反而受益的情况,保证了中标企业的利益。可以预期参加带量采购的其他城市也会出台类似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非中标产品在试点区域也会面临很大降价压力。如果企业仍有利可图,无论是光脚的还是穿鞋的,抢先占领市场,保住带量采购这一部分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都是明智的选择。

二、带量采购的影响

带量采购的大方向基本是确定了,那么未来对企业的影响都有什么呢?

医生的处方权大大受限

33个计划采购品种对应的中标者将获得该品种去年所有公立医院60~70%的采购量,未中标者将与其余所有竞争对手共同争夺剩余的30%~40%市场份额。由于联合采购限制在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这意味着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会取最低价,也意味着医生的处方权大大受限。未来会进一步扩大试点,医生对药品处方的影响将会受到限制。

2 企业营销模式变革

带量采购保证了量,企业不再需要为药品进医院做工作,避免了带金销售,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准入门槛的条件下,低价成为中标的唯一因素,故而在销售上未来仿制药企业拼的主要是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低的企业将受益。对于自有销售队伍的企业而言,低价中标意味着销售的裁员。如果是代理商模式,代理商基本没有任何利润可图,动力下降,存在的必要性也减小。

3 仿制药利润率降低,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广泛开展,带量采购将趋于常规化,企业的价格战难以避免,仿制药利润将越来越低,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仿制药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4 利好创新药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带量采购降低仿制药价格,结余医保基金用于创新药,能够促进创新药的发展,但同时也会促进创新药领域的竞争加剧。

三、企业如何应对?

1 产品转型

未来普通仿制药利润降低的同时集中度也必然提高。受带量采购影响的企业大都需要进行产品转型:如果选择仿制药,要么选择高技术壁垒的产品,要么打造规模化的产品线,通过精益管理,从生产中要利润。当然,企业还可以考虑转型创新药,但创新药的道路也很难。当然,企业也可以选择仿创结合的道路,这些都需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作出规划。无论哪种转型,目的都是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未来生存将十分艰难,而且头部企业进一步通过兼并重组,使强者更强,使行业进一步趋于集中。

从日本和美国来看,最终国内企业在未来10年内,可能余下企业不足1000家左右。创新药,仿制药和中成药为主企业三分天下。

2 营销转型

带量采购模式下,仿制药的带金销售模式将不复存在,树立仿制药的品牌价值、企业营销部门转型CSP或APO(学术营销外包)模式等都是必然的模式。即使原研药物,一旦专利期到期,也需要寻求APO模式,降低营销成本,才能支持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

3 转型医学驱动和价值医疗回归

带金销售时代,灰色部分直接影响到处方行为。而在无带金后,医生的处方行为就会逐步转向循证证据,向对病人真正有利的产品倾斜。因此,企业需要迅速转型医学,拿出自己产品有利的循证证据,否则产品可能会被逐步抛弃。过去一直将企业应该从市场驱动转向医学驱动,4+7集采进一步推动这样的趋势到来。

价值医疗虽然被提及很多年了,但是具体实施路径并不明确。但是,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是价值医疗中的关键一环。至于国家是否提价值医疗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价值医疗理念在实际工作品的体现。企业应该重视药物经济学,以及药品的健康经济学,提供健康技术评估(HTA),以帮助政府和医保部门进行决策。

4 工作重心转移

决策权的上移意味着医院传统的势能和地方势能在削弱,企业不必花过多精力与医院和地方打交道,更多把精力放在产品本身和学术推广上,减少企业负担和成本。企业过去在商务、政府事务、医院列名、渠道、销售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未来可以集中精力做市场准入(药物经济学决策)、医学证据和内容产生。

内容由梅斯医学整理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1-07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医保带量采购挤压处方药零售

随着医保带量采购的推开,部分分析认为处方药开发零售市场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但从市场趋势来看,医院内药价断崖式下跌将对药品零售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寄希望于处方外流的零售渠道形成较大的影响,零售市场很难成为高价原研药和其他仿制药的救命稻草。

2019年医药代表要大裁员?

这不单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这更是一个无差别攻击的时代。想淘汰过剩产能,减少同类产品过多的情况,同时减少临床上辅助药过度使用情况,医疗行业在非常时期用了非常手段。 药物一致性评价、11城市带量采购、全国辅助用药目录每一项政策都如落地惊雷,影响着行业的走向,每一个政策可能都是一次市场格局洗牌的机会。外企,国企,大包,谁都无法独善其身,而作为这些公司一线的销售,公司的命运就是自己的职业命运。

4+7价格全国联动!安徽山东四川要动手

开始了,4+7带量采购,山东、四川、安徽等省市,价格要联动! ▍4+7价格联动,安徽、山东、四川要动手 近日,有业内人透露,安徽要开始对“4+7”中标品种议价了。模式和“4+7”类似,给出“80%采购量”,要求医院必须确保带量采购产品的80%采购量,如果医院执行过程中有问题,药企可以直接向有关方面投诉。

带量采购仅是小试牛刀 医药产业链将彻底重构!

估计新的一期国家带量采购已是箭在弦上,基本上国家局两次定下基调,整个医药产业将彻底重构。

4+7带量采购执行细则将出台 明年3月落地

12月20日,上海集中采购事务管理所召开4+7国家带量采购会议,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十一省市负责招采工作的领导,以及中标企业代表参会。

综研观察|“带量采购”释放医药产业转型信号

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挂牌,将卫计委的新农合、人社部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三大医疗保险“三合一”统一管理。正式接管药品市场流通以及销售最终价格的权限,同时拥有了定价权、招标采购权以及支付权。由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国家有关部门成立国家试点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以“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形式,将试点的11个(4+7)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过去分散的药品采购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