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血管周围脂肪衰减分析是有效的冠心病风险预测方法

2018-08-29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是对现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升级,改善了心脏风险的预测和再分层。FAI超过-70.1亨氏单位人群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对患者早期干预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冠状动脉炎症会抑制邻近血管周围脂肪的生成,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是一种新的成像生物标记物,通过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上绘制血管周围脂肪衰减的空间变化图来捕捉冠状动脉炎症,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尚不清楚。

CRISP-CT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队列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结果进行事后分析,对冠状动脉近端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旋支动脉进行FAI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血管周围脂肪衰减图对所有病因和心脏死亡的预测价值。

开发队列中1872名患者参与研究,平均年龄62岁,验证队列中2040名患者参与研究,平均年龄53岁。开发队列随访72个月,验证队列随访54个月。研究发现,右冠状动脉近端及左前降支周围血管高FAI值对全因及心血管死亡具有极高的预测价值,而左旋支动脉的参考意义不显著。右冠状动脉周围血管FAI是典型的动脉炎症预测标志物(HR=2.15),高于血管周围FAI临界点(-70.1亨氏单位)的患者心脏死亡率急剧上升(心血管死亡HR=9.04,全因死亡HR=2.55),该结果得到验证队列的确证。

研究认为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是对现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升级,改善了心脏风险的预测和再分层。FAI超过-70.1亨氏单位人群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对患者早期干预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观点文章:应对心血管病“达摩克里斯之剑”,葛均波院士开出五个处方

7月24日,Circulation杂志葛均波院士观点文章。文章称,心血管病“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悬在中国人民头上。

“中国标准”诊“心病”

“心病”难治。中国有约1300万名冠心病患者,仅去年一年就有约75.3万人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更有大约超过300万人接受了冠脉造影检查。

Circulation:D-二聚体水平可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长期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和癌症发病率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高凝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D-二聚体中度升高与血管疾病患者的动静脉事件的风险相关。现研究人员对D-二聚体水平用于预测长期血管预后、特殊原因的死亡率以及新发癌症的作用进行评估。LIPID试验,将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发生后5-38个月的患者随机分至普伐他汀(40mg/d)或安慰剂组。于起始和1年时检测D-二聚体水平。中位随访6.0年,总起来16年。7863位患者按

JACC: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不应该接受介入治疗?

最近,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效益在稳定性冠心病(SCD)患者中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PCI对SCD患者锻炼后的冠脉循环、微循环和全身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对21例SCD伴单支冠脉狭窄的患者(平均年龄60.3 ± 8.4岁)进行了心导管术。PCI术前,患者在仰卧测力计上运动直至心绞痛或筋疲力尽,在运动的同时对狭窄的冠脉血流进行测量,PCI术后同样做此操作,并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的生

Eur Heart J: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压应<140/80 mmHg

2017年美国高血压新指南发布至今,争议不断。其一是将高血压重新定义,即将平均收缩压>130 mmHg或舒张压>80 mmHg作为高血压诊断标准,此前相应的标准是140/90 mmHg。更有争议的是,只要血压>130/80 mmHg,该指南都建议接受降压治疗。根据这个新指南,收缩压处于130~139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的冠心病患者都要服用降压药物,而这部分人按照既

吴永健:介入治疗糖尿病伴复杂冠脉病变患者,2年后生活质量与搭桥手术不相上下

阜外医院吴永健研究团队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来说,接受心脏搭桥术或冠脉介入治疗,随访2年时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没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