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死亡原因

2018-01-20 国际循环编辑部 国际循环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观察并比较伴有及不伴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的生存率及死亡原因。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观察并比较伴有及不伴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的生存率及死亡原因。

研究共计连续入选2009~2014年一家大型心脏介入中心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的4793例STE-ACS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中伴有阻塞性CAD(狭窄≥50%)、非阻塞性CAD及冠状动脉正常患者比例分别为88%、6%和5%。进一步分析发现,不伴有阻塞性CAD的患者更年轻,更多为女性,更好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中位随访2.6年发现,与阻塞性CAD患者相比,非阻塞性CAD患者及冠状动脉正常患者的短期(≤30天)死亡风险均较低;HR分别为0.49(95%CI:0.27~0.89,P=0.018)和0.31(95%CI:0.11~0.83,P=0.021),非阻塞性CAD患者的长期(>30天)死亡风险相似(HR=1.15,95%CI:0.77~1.72;P=0.487),不论肌钙蛋白水平如何冠状动脉正常患者的长期死亡风险却更高(HR=2.44,95%CI:1.58~3.76,P<0.001)。关于死亡原因,分析显示,阻塞性CAD、非阻塞性CAD及冠状动脉正常患者中心血管相关死亡比例分别为70%、38%和32%。此外,与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一般人群相比,不伴有阻塞性CAD的患者生存率也更低。

上述结果提示,与伴有阻塞性CAD患者相比,不伴有阻塞性CAD的STE-ACS患者长期死亡风险相似或更高,死亡原因更少归因于心血管疾病。这提示,临床实践中有必要关注不伴有阻塞性CAD的STE-ACS患者并对其进行密切随访。

原始出处:

作者: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把握这4个时间,救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STEMI急诊急救方法,应是每个心内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巧。

病例分享:ST段抬高,你要PCI吗:主动脉夹层病变一例

从相关注册登记研究结果来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并不罕见。累及冠状动脉的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均可导致急性胸痛,但两者的治疗原则却南辕北辙。因此,临床实践中需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相结合作出快速判断和鉴别诊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漏诊及其所导致的致命后果。

中国循环杂志:疑难病例:反复胸痛、ST段抬高,原来是“陷阱”

41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胸痛4小时”入院。入院前4小时无诱因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后背放射,伴恶心、大汗、面色苍白,持续不能缓解。

AHA 2017:杨跃进研究团队:中国ST段抬高AMI相关心源性休克的新近进展

心源性休克大部分由心肌梗死引起,数据显示,6%~8%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总结:心电图ST段抬高,不只是心梗!

ST段是指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段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ST段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不超过0.05mv。成人ST段抬高在V2和V3 导联较明显,可达0.2mv或更高。

7张图教你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闭塞部位

急诊心电图明确提示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当我们快速说出其中可能发生急性闭塞的罪犯血管时,急诊医生总会问起:你是如何根据心电图判断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罪犯血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