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能增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风险

2014-06-08 伊文 爱唯医学网

《胃肠病学》6月刊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在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肝硬化患者中,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住院时间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同时降低总体无移植生存率。因此,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此类患者(doi:10.1053/j.gastro.2014.03.005)。 在这项研究中,维也纳医科大学的MattiasMandorfer医生及其同事随访了2006年至2011年到该

《胃肠病学》6月刊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在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肝硬化患者中,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住院时间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同时降低总体无移植生存率。因此,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此类患者(doi:10.1053/j.gastro.2014.03.005)。


在这项研究中,维也纳医科大学的MattiasMandorfer医生及其同事随访了2006年至2011年到该机构进行穿刺术的607例连续肝硬化患者。总体而言,245例患者当时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剂量为20~120mg)和卡维地洛(剂量为6.25~25mg)。SBP定义为腹水多形核中性粒细胞计数>250cells/mL,并且无明显感染源。

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共检出182例首发SBP感染病例,所有这些病例均被纳入分析(86例来自β受体阻滞剂队列),β受体阻滞剂队列与非β受体阻滞剂队列的SBP发生率具有可比性(分别为0.107/人-年vs0.117/人-年)。

β受体阻滞剂队列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比例较高,38%在SBP发作期间首次穿刺时的平均收缩期动脉压<100mmHg,而非β受体阻滞剂队列中的相应比例为18%(P=0.002)

虽然两个队列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相似,但β受体阻滞剂队列的总体住院时间长于非β受体阻滞剂队列(33.4天/人-年vs.28.8天/人-年)。β受体阻滞剂队列的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β受体阻滞剂队列(24%vs11%;P=0.027)。

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发现是,虽然β受体阻滞剂治疗通常与SBP诊断后观察到的无移植生存改善相关,但对存在静脉曲张和Child-Pugh评分进行校正后发现,β受体阻滞剂队列的无移植生存率较低(风险比,1.58;95%置信区间,1.098~2.274;P=0.014)。
        研究者表示,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在首次发生SBP时应停止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但在SBP发作缓解后是应永久停止治疗还是应再次治疗,这一问题还有待回答。发生细菌性感染的危重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受到明显限制,在此类患者中,维持循环储备不仅在感染急性期具有关键作用,而且在感染后期也具有关键作用。强烈鼓励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探讨如何根据分期适当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研究者声明无经济利益冲突,并且该研究未获资助。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肝硬化中的关闭窗口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消化疾病/肝病科的PhillipS.Ge医生和BruceA.Runyon医生表示,上述研究表明在发生SBP的肝硬化患者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具有有害作用。近期一些研究和类似具有争议性的研究也表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具有有害作用。这导致“窗口假说”的提出,该假说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只在肝硬化自然史的有限窗口内改善生存。

上述研究除了进一步支持这一“窗口假说”之外,还进一步表明治疗窗口在首次发生SBP时关闭。对于SBP缓解后窗口是否再次开启仍存争议;然而,越来越清楚的一点是,在肝硬化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仅在一个小的机会窗口内有益,并且这一窗口很可能小于预期。

Ge医生和Runyon医生均声明无经济利益冲突。

原始出处
Mandorfer M, Bota S, Schwabl P, Bucsics T, Pfisterer N, Kruzik M, Hagmann M, Blacky A, Ferlitsch A, Sieghart W, Trauner M, Peck-Radosavljevic M, Reiberger T.Nonselective β Blockers Increase Risk for Hepatorenal Syndrome and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Gastroenterology. 2014 Jun;146(7):1680-1690.

作者:伊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肝脓疡破裂引起的腹膜炎

通常认为肝囊肿是无症状的良性病变。然而,肝囊肿可造成感染、破裂并引起腹膜炎。本文病例为77岁女性,非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既往患无症状多囊肝,突发持续性右上腹疼痛来急诊室就诊。体检显示:右上腹触痛,但莫非氏征阴性。实验室数据显示白细胞增多伴有核左移与C反应性蛋白升高。肝酶轻度升高;腹部CT扫描(图1)显示肝囊肿破裂伴有腹膜炎。试图经皮穿刺引流,但失败。入院后很快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急症腹腔镜检查

使用氨基糖苷类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不会影响残余肾功能

    为研究使用氨基糖苷类对RRF的下降斜率的影响,研究纳入2715从2003年10月和2007年12月间接受腹透治疗的澳大利亚患者,至少用两种测量方法来计算肾脏肌酐清除率。根据RRF下降斜率的四分位(快速、中间、缓慢)将患者分类。主要观察终点是:一段时间过后,使用氨基糖甙类治疗PD相关性腹膜炎与没有使用者之间他们的RRF下降斜率的比较。     &n

“提高腹膜透析治疗质量国际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3月22日~24日,由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我院肾脏内科和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主办、人民医院和第三医院肾脏内科共同协办的“提高腹膜透析治疗质量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金台饭店顺利召开。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北京市卫生局领导邓小虹、医政处副处长路明、我院院长刘玉村、副院长丁洁出席了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