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第2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2016-02-16 记者 彭小菲 新华网

昨天,国家卫计委官网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是我国发现的第2例寨卡病毒感染者。今年2月9日,一名在广东工作的江西籍男子被确诊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者。2月14日,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痊愈出院。目前,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者正接受隔离治疗。2月12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白云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俄罗斯飞来广州的SU220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现场红外测温仪报警

昨天,国家卫计委官网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是我国发现的第2例寨卡病毒感染者。今年2月9日,一名在广东工作的江西籍男子被确诊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者。2月14日,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痊愈出院。目前,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者正接受隔离治疗。

2月12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白云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俄罗斯飞来广州的SU220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现场红外测温仪报警,卫生检疫人员马上根据红外图像找出发热旅客,并将其带入医学排查室做进一步排查。

经查,该旅客腋温38.5℃,头面部、胸背部可见红色斑丘疹,在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委内瑞拉工作3年多,于当地时间2月9日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机场乘坐飞机,中转荷兰、俄罗斯返回广州,途中出现发热的症状。现场专业人员初步判定为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即采血筛查寨卡病毒,并通过广州120急救中心将患者转运至广州市医疗机构隔离治疗。12日下午,对患者样本检测结果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2月15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确认该病例为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仍在医院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已明显好转。

广东省防控专家组对输入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评估认为,患者在机场入境时第一时间被检疫发现,并及时实施隔离治疗。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目前正值冬末春初,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

作者:记者 彭小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WHO:谨防Zika病毒,它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WHO委员会委员会兹定于2月1日公开讨论Zika病毒扩散这一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Zika病毒在美洲迅速传播。2015年5月,巴西报道第一例Zika病毒感染病例的发生。巴西卫生当局估计,巴西约有一百万例疑似病例。Zika病毒感染通常只引起轻微的疾病,但巴西卫生当局报道新生儿小头畸形的病例显著增加。 一些孕妇感染Zika病毒后生下的新生儿表现为小头畸形,专家们开始怀疑Zika病毒与新生儿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