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建议提速修订药品管理法,做好抗癌药集中采购工作

2018-12-25 林平 澎湃新闻

在财政医疗卫生投入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药品行业监管弊端也浮出水面。12月24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里,财政医疗卫生投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327元增至3784元。上述报告同时建议,应强化药品行业的规范和监管,并提

在财政医疗卫生投入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药品行业监管弊端也浮出水面。

12月24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里,财政医疗卫生投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327元增至3784元。上述报告同时建议,应强化药品行业的规范和监管,并提速修改《药品管理法》等现行医疗卫生法律。

财政医疗卫生投入持续增长,人均费用增幅逾千元

报告显示,财政医疗卫生投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13-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59502亿元,年均增幅11.7%,快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人均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由683元增加至1040元。2018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预算152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是2013年的1.65倍。

与此同时,全社会用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卫生总费用增长也较快。2013-201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由31669亿元增加至52598亿元,年均增13.5%。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327元增加至3784元。

报告同时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仍然比较强烈。

药品流通乱象致药价虚高,多头监管待解

药品行业缺乏有效监管,招标采购亟需改革完善。调研报告指出,首先表现在药品生产、流通乱象较多的问题上。

报告认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且中小企业较多,生产主要以仿制药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生产相对过剩,导致全国有数百万的医药代表在公关招标机构、医院、医生,甚至通过回扣、商业贿赂等不正当方式来保障药品销售。

“这种运行机制导致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医院、医生等各方面都追求高价药品、高值耗材,使得过去不少价廉优质的药品在市场上消失。”报告表示,流通领域的乱象一定程度上还打击了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生产创新药的积极性,造成创新能力不强。

报告指出,经调研发现,在实施“两票制”后,一些药品生产企业的出厂价由“底价转高开”,来容纳原来流通环节的灰色支出,再与第三方服务公司通过所谓“技术咨询”、“市场服务”等名目虚开增值税发票增加企业销售费用,以此抵消“高开”产生的额外税收负担。

数据显示,2017年,A股制药板块171家公司,销售费用129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25%,远高于其他行业。

第二个问题是药品行业监管多头,缺乏统筹协调。报告指出,我国药品行业监管 涉及多个部门,行业监管由工信部负责,药品审批、质量监管由药监局负责,药品流通由商务部负责,用药规范、合理和安全由卫健委负责,而药品支付价格等 “买单”事宜由医保局负责。

“调研中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反映,药价虚高的背后不完全是企业追求高额利润,缺乏有效监管的医生处方权也是重要推手。”报告指出,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容易导致监管缺位或空白,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等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出现。

三是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不健全。报告表示,从全国范围看,各地组织的药品招标采购大多没有明确采购量,而是通过低价中标原则确定中标价后,再由医疗机构与药品供应方“二次议价”。同时,低价中标原则也不能充分保证药品质量。

另一方面,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谈判,也不利于整合区域或者国家药品需求量来获得较好的谈判地位。

保障低价药、救命药、儿童药供应,做好抗癌药采购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报告建议加强对药品行业的规范和监管,形成协同监管模式,切实推进药品生产行业供给侧改革。同时,还要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药物目录,健全定点生产制度,加强与医保政策衔接,保障低价药、救命药、儿童药的供应。

此外,报告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开面向药品生产企业的带量招标采购机制,并向优质仿制药和创新药适当倾斜,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标准。要配合抗癌药降税政策,做好抗癌药集中采购工作,合理降低药品价格。

调研报告还建议,加快修改《药品管理法》等现行医疗卫生法律,加强不同法律间的协调性,提高可操作性。

作者:林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4+7”为政策联动开了好头

在各方热议中,第一次由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基本落下帷幕。“专利过期原研药保持高价、占据市场的时代终结”“仿制药高价格、高毛利、不规范销售的时代终结”,其重要意义从各种言论中可见一斑。而放在持续推动医改发展的进程中来看,首次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仍有许多改革命题有待研究。

国家医保局回应集中采购热点

12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外发布信息,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所涉及的热点进行回应。

又一药品停产,全国断供

12月12日,山西药械集采网发布《关于公示取消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复方氨维胶囊挂网资格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4+7大降价,药品如何保证质量和供应?国家医保局和企业都回应了

12月9日晚间,央视财经频道详细报道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报道中,医保局相关领导对药品降价相关情况及企业的盈利空间作出回应。

改革开放40年:药品统一监管的变迁

在快速剥离原有行业资产的同时,国家药监局加快了药品监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

明察:60%药品将在两三年内下架,由保健品代替?假的

最近,一条有关“药品将由保健品代替”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热传。消息称,“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提出,在未来两三年之内要下架60%药品,将由保健品和食品代替,并宣称全民养生时代已经到来。药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果真如传闻所说,人们只要吃保健食品就可以治病了,还能免去吃药之苦。这样“美好的愿望”真能实现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记者进行了一番求证。记者查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