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外科医生太能折腾了

2016-06-28 潘达君 医学界

导读:比起在外科行当的成就,他可以说是专业的“总想搞个大新闻”! 界哥的老读者中可能有人还记得,今年2月时界哥报道过一个新闻——负责评选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的副校长,因为校内一位客座教授的学术丑闻而辞职。这位老先生当时不仅辞掉了副校长的职务,还辞掉了诺奖评委的职位。实际上当时被这事一波带走了好几位Karolinska的负责人和诺奖评委会成员,

导读:比起在外科行当的成就,他可以说是专业的“总想搞个大新闻”!

界哥的老读者中可能有人还记得,今年2月时界哥报道过一个新闻——负责评选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的副校长,因为校内一位客座教授的学术丑闻而辞职。这位老先生当时不仅辞掉了副校长的职务,还辞掉了诺奖评委的职位。实际上当时被这事一波带走了好几位Karolinska的负责人和诺奖评委会成员,其中甚至包括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评委会的秘书长……

把这一大堆瑞典医学精英搞下岗位的是一名意大利裔外科医生,叫做Paolo Macchiarini,就是下面这位大叔——


不要看他这个样子,比起在外科行当的成就,他可以说是专业的“总想搞个大新闻”!除了把Karolinska这样的顶尖医学机构搞得阴沟里翻船副校长下课,蒙骗NBC新闻制作人给他做个人宣传片,最近,他又摊上大事了——瑞典检察机构正在以“过失杀人”罪名调查他。

一个外科自恋狂

如前所述,Macchiarini把瑞典最高学府的副校长都给坑下台了,界哥第一次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还觉得可能是副校长失察,现在再看,可能也有被这位自称“外科先锋”的自恋狂大叔表现出来的自信态度蒙到的成份。

2012年,这位大叔在《柳叶刀》上发文说自己是“笼子关不住的野生动物,需要表达自己能用新鲜发明来治愈患者的信念”。他这个"新鲜发明"是什么呢?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人工支气管。他的方案是采用合成材料先做成一个支气管的支架,然后培养患者的干细胞,让患者的干细胞爬到支架上去覆盖支架,最后当然就是把这个人工支气管移植到患者体内。

看着简单,但是实际上麻烦不小。被他手术的患者预后不好的例子不少。2013年4月有家报纸头条报道他给一名1岁先天缺陷女婴移植人工气管,当时报道用了“突破性的”甚至“革命性的”词来形容他的大作,但是那孩子在当年夏天就由于手术并发症死去了。也就在这一年,Karolinska终止了本校的人工气管移植手术,而且解除了和这位大叔的手术合同(但是他依然可以在学校当客座教授搞研究)。当然,病人死亡或者学校终止手术合同并没有打击到这位大叔,此处不让爷做,爷去别处做——他还是高高兴兴的满世界给人装人工气管。

可惜好景不长,2014年开始,就不断有人举报他学术不端,行医手段有违伦理——比如说故意夸大自己手术的效果,或者跑到外国给根本没到终末期不是必须手术的患者手术,更甚至,在没有给患者完全的知情权的情况下,就蒙患者同意手术。

不过Macchiarini这样一个自觉是“笼子关不住的野生动物”的外科医生,怎么会在这些指控面前低头呢?面对多次指控,大叔的回答都是:我是对的,呵呵,来查呀,最后肯定你们错。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自信态度,让Karolinska的领导们在第一轮调查后给他背了书,然后全部背进了沟里……

(今年2月卡洛琳斯卡副校长兼诺奖评委引咎辞职事件)

在此之后Karolinska果断把他开除了。

可是,即使到了这一步——副校长、直接责任人院长、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等等因为他辞职,他自己也被Karolinska开除——这位大叔依然表示:我是没错的!是你们的调查有问题!

其实不光是Karolinska被他坑过,连NBC的新闻制作人都被他坑过:这名新闻制作人帮他制作个人宣传片的其中一个理由是,这位大叔有向她求婚。并且还对她保证,教皇Francis会来主持他们的婚礼,奥巴马夫妇和普京夫妇都会来当婚礼嘉宾。这位制作人直到发现Macchiarini早就结婚多年了才知道自己被蒙了……

敢和检察机关刚正面

在上次报道的结尾,界哥提到不仅学校、相关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甚至连瑞典的检察机关都已经介入这桩学术丑闻。没想到的是,瑞典检察机关的效率真是够高,这才6月,就已经发布消息在以“过失杀人”罪名对Macchiarini展开调查。

瑞典检察官在媒体上表示,目前在调查中的病例包括四起Macchiarini在Karolinska进行的手术,其中两名患者在术后很快就已经死亡。检察官补充说,由于他们现在在扩大证据范围,调查Macchiarini在国外进行的手术,包括他在俄罗斯等地进行的很有问题的那些病例,所以检察院还没有正式起诉他。

检方强调,如果最终罪名成立,Macchiarini最高可能坐牢6年。

面对这个情况,这位自恋狂大叔也不是没有准备,比如说他聘请了替传奇人物——WikiLeaks的建立者——朱利安阿桑奇辩护过的律师来给自己处理这件事。

这位律师对美国主流医学媒体传达了以下信息:Macchiarini没有错,检举他的人是他以前的同事,那个同事才有问题,呵呵。他以前的手术都有学院的领导和团队保障过流程的,怎么可能错呢?从法律上来说,Macchiarini没必要回应什么。而且他过人的外科手术水平有目共睹,他现在还在满世界的做那些复杂的手术呢。

检方则透露,Macchiarini对他们的态度是:欢迎来搞。

原始出处:




作者:潘达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9-16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不错哦,会学到很多

    0

  2. 2016-09-05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3. 2016-07-18 4546wk

    挺能整的。。。

    0

  4. 2016-07-02 1771ae4158m

    是不是牛掰还得看真功夫

    0

相关资讯

外科医生“双手娴熟”的背后

每个外科医生都是一位艺术家——那双灵巧的手游走在人体最关键的器官之上,穿针引线,步步惊心,同时又胸有成竹。这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但这双完美双手的背后更多的是“台下十年功”的付出。 无影灯下,没有鲜血淋漓,没有血袋高高挂起,仅有的几块止血纱布干净地放在手术台上……10月26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同族,双手持腹腔镜娴熟地操作一例阑尾切除术。刘的前方是一块液晶屏,显示手术器械在患者

我把青春献给手术——外科医生手记

别人可以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可是医生不能;别人可以在工作之余多陪陪家人,可是医生不能;别人可以在假期放松身心,可是医生也不能……陪伴医生的永远都是检查仪器、手术方案和工作餐,等待医生的永远都是一个接一个需要救治和照顾的病人。医生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家庭,他只属于病人,属于这个职业。烟台山医院创伤二科副主任孙涛如是说。 孙涛是一名创伤外科医生。自他工作以来,烟台山医院创伤二科就是他的“家”

一篇小学生作文戳中泪点 外科医生忙碌的365天

“我的爸爸是一名外科医生,很少有休息的时候,经常要加班,每天早出晚归,一个电话就又被叫走了,休息日就想着一直睡懒觉,连狗都讨厌他。”这是一名浙江外科医生8岁儿子写的作文,一句“连狗都讨厌他”让医护人员及读者笑着哭。22日上午,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黄日茂,听他讲述外科医生忙碌的24小时,并分享成功的治疗经验给广大患者做指引。外科医生共同姓氏“忙”:一周

NEJM:外科医生值班时间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吗?

BACKGROUNDConcerns persist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current surgical resident duty-hour policies on patient outcomes, resident education, and resident well-being.Full Text of Background...METHODSWe c

外科医生有三宝:咖啡、眼镜和香烟

导  语:这是一个很怪的、有点不伦不类的命题。只是想描述、表达一下,外科医生经过紧张和辛苦手术之后的心境、情绪,也涉及一点调适和修养,其实也是外科医生生活和工作的组成部分。 烟 吸烟是人们最常见的嗜好之一,戒烟则是医生对预防肺癌等的最常见的忠告。可是外科医生吸烟的可不算少。前些年,我曾看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家肺癌防治研究所,三层小楼。别具讽刺意味的是,每层楼的窗口,都

手术室医生现状:一站10小时,水米不进!转给更多人知道

导  语有人问喝葡萄的医生“何不食肉糜?”来自安徽卫计委的一组照片告诉你,一站十个小时,能喝瓶葡萄糖就不错了。早晨8:00,摄影师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时,这里已经是一片忙碌。医生通道里陆续抵达的医生在忙着更换手术服,患者通道里,即将手术的患者也一个接一个被护工们接入。27个手术室,8:30后将有27台手术开始,而这仅仅是今天一天的开始。每一次手术前都要洗手,这是手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