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个性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冠心病患者疗效更佳

2018-04-29 MedSci MedSci原创

尽管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仍在频繁使用,但由于基因的多态性,其在不同个体中的疗效差异较大。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与标准治疗相比,结合临床特征和患者遗传多态性的抗血小板药物(替卡格雷、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的选择是否更有疗效。本研究纳入了888例住院的ACS病人,并将其随机分入标准治疗组和药物基因组,在药物基因组中,对患者的ABCB1基因、CYP2C19*2基因和CYP2C

尽管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仍在频繁使用,但由于基因的多态性,其在不同个体中的疗效差异较大。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与标准治疗相比,结合临床特征和患者遗传多态性的抗血小板药物(替卡格雷、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的选择是否更有疗效。

本研究纳入了888例住院的ACS病人,并将其随机分入标准治疗组和药物基因组,在药物基因组中,对患者的ABCB1基因、CYP2C19*2基因和CYP2C19*17基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经过12 ± 1个月时间的随访,主要终点事件是心血管源性死亡和首发的非致死性心梗、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的复合事件。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在标准治疗组中应用更广泛(50.7% vs. 43.3%),替卡格雷在药物基因组中应用更广泛(42.6% vs. 32.7%; p = 0.02),普拉格雷的使用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药物基因组患者出现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要明显更低(HR:0.58; 95% Cl: 0.43-0.78; p < 0.001)。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联合临床特征和患者基因多态性特征的个性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心梗和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青少年先心病过渡到成年先心病护理的干预转变

目前,对从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CHD)医疗护理如何顺利有效过渡到成年先心病护理尚缺乏足够的资料和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护士指导下的干预转变在对青少年先心病患者过渡到成年先心病中的不足及其影响。本研究共纳入了121名16-17岁中度或复杂先心病患者,其中58名接受了护士指导下的干预转变,63名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作为对照。主要终点事件是过渡到成年先心病护理干预的时间过长。分析结果显示,在一个月内

JACC:二尖瓣环钙化患者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的预后研究

对于严重的二尖瓣环钙化(MAC)病人,外科的二尖瓣置换术的风险较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数例MAC患者成功接受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并建立了MAC患者的TMVR注册中心。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该数据库中接受TMVR治疗的MAC患者的1年临床预后。本研究共纳入了106名接受有TMVR的MAC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 ± 12岁,女性占68%,平均的胸外科医师学会评分为15.3 ± 11.

Sleep:交感神经调节障碍可能有助于解释慢性失眠症的心血管风险

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慢性失眠与交感神经压力反射功能受损和神经对压力的反应增强有关,可增加心血管风险。该项研究结果发表于3月7日的《睡眠》杂志。

BMJ:芬兰人群房颤风险及因素研究

研究发现,对于55-75岁不同年龄段人群,致命性房颤的风险因素是相同的,存在一项风险因素则导致患者的致命性房颤风险增加15%

JACC:代谢健康的“胖子”近一半会发展为代谢综合征

目前,关于心血管代谢状态与代谢健康的肥胖(MHO)间的相关性仍未有定论。本研究提出假设,基线状态的MHO是短暂的,并且有可能转变为代谢综合征(MetS),而MetS就可以解释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所表现出的异质性了。本研究纳入了MESA临床研究中的6809名研究对象,经过平均12.2年时间的随访,分析结果发现,与代谢正常且体重正常的对象相比,基线水平的MHO个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无相关性,但其中有

Euro Prevent 2018:“将军肚”该减减啦!研究发现腹型肥胖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

在近期召开的欧洲预防协会年会上,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体重指数(BMI)正常的成人中,腹部脂肪也是一个心血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