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做手术比医生更精准更熟练?研究称并非这样

2017-10-26 佚名 网易科技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医生在外科手术方面的表现仍然会胜过“机器医生”。

据外媒Telegraph报道,日前,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医生在外科手术方面的表现仍然会胜过“机器医生”。相比机器人,人类医生完成手术的时间要更短,失误率也不高。


自十年前,英国第一台“机器医生”面世以来,机器人手术的执行案例一直在不断地攀升。无论是在前列腺切除手术、膀胱切除手术、肾切除手术中,还是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外科手术机器人一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按照人们通常的认识,让外科机器人来做手术,肯定会比人类医生更精准、更熟练、更快,但日前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揭露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对病人来说,外科机器医生“操刀”非但不会提升对他们的治疗效果,反而还会让执行手术的时间变得更长。

主导这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收集了2006年至2012年间,美国416家医院所进行的25000场手术的相关资料。

他们发现,在所有接受人类医生进行肾切除微创手术的病人中,只有28%的病人经历了超过4个小时的手术。相较之下,在所有接受“机器医生”手术的病人中,有将近46%的病人在手术刀下待了4小时以上的时间。

斯坦福大学泌尿外科副教授本杰明·涌博士(Benjamin Chung)表示:“我们发现,虽然在手术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方面没有什么数据统计上的差异,但有机器人参与的外科手术的费用更高,延长手术时间的可能性也更高。”

目前,英国医院系统中约有60台“达芬奇机器人”,它们提供了有机器人辅助的外科手术服务。每台“达芬奇机器人”的费用约为1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71.4万元),这些外科手术机器人提供了3D增强手术画面和诸如微型相机、微型工具这样的特制医疗仪器。

这些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同时也表示,机器人在一些精细手术中无疑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这些手术要求具备更高水平的细致操作,或是可拓展的体内缝合操作。

但这项新研究表明,对于那些技术难度不是很大的外科手术,比如摘除整个肾,人类医生很可能要表现得更好。

虽然,这些研究人员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执行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会变短,人类医生和“机器医生”执行手术的成本差距也将缩短,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器人辅助的外科手术并不总是病人最好的选择。

“每个人肯定都会有这样的冲动,我要用最贵的医疗设备,”涌博士补充说道。

“但保持理性消费同样也很重要,我们应清楚救命钱到底该怎么花。”

“虽然让机器人去执行外科手术有一些优势,但这些优势真得能说服我们,这些额外多花的钱确实花得值吗?”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Transl Med: 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脑瘫患儿改善步态

在美国,1000个学龄儿童中就约有3.6人患有脑瘫。其中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步态异常的情况,来自美国国家卫生临床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外骨骼技术来帮助他们帮助脑瘫儿童改善蹲伏步态(Crouch Gait)并重获正常行走的能力。该论文发表在《自然•转化医学》杂志上。

世界首台自主种牙手术机器人亮相,主要的优点是精准

近日,世界首台自主式种植牙手术机器人在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亮相。手术中,医生轻点鼠标操作电脑程序,这台自主式种植牙机器人按照预先设定的运动路径进入患者口腔,在确定牙齿缺失位置后,机器人移动机械“手臂”将种植体拧入牙齿缺失的窝洞内。不到一个小时,两颗种植体被成功植入患者口腔。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教授 赵铱民:首先我们要为这个患者拍CT片,通过CT扫描把她整个颅脑和口颌系统的数据获取出来。通过

美的牵手广药 瞄准医用机器人研发

美的牵手广药,在机器人及医疗器械开发、健康数据应用等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

快准稳!国内成功研发全球首台全自动种牙机器人

世界上第一台能自主进行种牙的机器人诞生了。

手术机器人再进化 协助医生完成超显微手术

荷兰外科医生近日在手术机器人的协助下,完成了一起超显微手术,这也是世界上首次由机器人协助完成的超显微手术。

JAMA: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效果及花费比较研究——机器人辅助vs腹腔镜辅助

研究认为,机器人辅助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应用目前越来越普遍,但机器人辅助手术不会较少患者并发症风险,相反导致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延长,手术花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