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防腐剂使人体微生物环境百年内发生巨变

2012-12-18 尚力 搜狐科学

  在过去100年内,广泛使用各种防腐剂和抗生素使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国外媒体12月14日报道,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广泛使用各种防腐剂和抗生素使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环境在过去100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古人类的体内微生物群对于了解现代人的健康变化至关重要。俄克拉荷马大学分子人类学实验室的主任塞西尔·M.刘易斯(Cecil M. Lewis Jr

在过去100年内,广泛使用各种防腐剂和抗生素使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环境在过去100年内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过去100年内,广泛使用各种防腐剂和抗生素使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国外媒体12月14日报道,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广泛使用各种防腐剂和抗生素使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环境在过去100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古人类的体内微生物群对于了解现代人的健康变化至关重要。俄克拉荷马大学分子人类学实验室的主任塞西尔·M.刘易斯(Cecil M. Lewis Jr)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在美洲三个不同的考古遗址发现的1000多年前的古人类粪便样本进行了分析。此外,该团队还对一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木乃伊——“奥兹”冰人和封冻在冰川中的一名士兵的样本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

  刘易斯说:“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现代人,古人类的人体肠道微生物群更类似于那些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在过去100年内,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的体内肠道微生物发生了重大变化。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广泛使用各种防腐剂和抗生素在很大程度上使现代人类受益,但许多研究也表明,人类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如出现与自身免疫有关的风险和其他健康问题。”



    

作者:尚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Chem:新研究有望保持抗生素活性同时阻止副作用产生

一个新项目正在研究改变抗生素的产生是否能够除去它的副作用,而正是这些副作用阻止它在临床上被用来抵抗耐药性超级细菌。 衣霉素(tunicamycin)是由土壤细菌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 它以一种临床上新的方式来阻断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作用,从而使得它成为一种潜在地非常有吸引力的候选药物来治疗耐药性病原体。然而,它一直还不能作为药物来使用,这是因为它也影响我们自己体内至关重要的酶,从而使得它产生毒性。

Nature:家畜抗生素或致人肥胖

一项新研究指出,即使小剂量的药物进入食物链也会引发人类肥胖风险的提高。也就是说,农民在使用抗生素养肥他们的家畜的同时也为肥胖症的流行推波助澜。   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农民常常喂给牛、羊、猪和鸡小剂量的抗生素,因为这些药物能够使家畜变得更肥大。虽然,由于细菌耐药性增强等因素,农场抗生素的使用在欧盟受到禁止,但是,在美国等许多国家,养殖等行业抗生素使用依然泛滥。而且数据显示,世界肥胖人

抗生素耐药可能促使膀胱炎用药变化

一项新的研究提示,出于对抗生素耐药的顾虑,可能有更多医生对无并发症的女性膀胱炎患者使用二线抗生素。 对全美数据的分析显示,1998~2009年间,门诊无并发症的女性膀胱炎患者使用的一线抗生素仍保持稳定——但喹诺酮类药物处方量显著增加。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Jessina C. McGregor博士及其合作者对来自全国非卧床患者医疗护理调查和全国医院非卧床患者医疗护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

IDSA:A组链球菌性咽炎临床指南更新

  9月9日,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A组链球菌(GAS)咽炎诊断和管理指南,对2002年指南进行了更新。   该指南对GAS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并就抗生素选择和剂量提供了相关推荐意见(下表)。指南全文发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Clin Infect Dis)杂志。

World J Surg:抗生素治疗或可替代阑尾炎切除术

  瑞典哥德堡Sahlgrenska学院学者研究发现,虽然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方法是切除阑尾,但是在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   在文章中,Jeanette Hansson讨论了2个重要的有关于成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在第一个研究中她比较了手术治疗与抗生素治疗,在第二个研究中阑尾炎患者将抗生素治疗作为一线治疗。   该研究在Sahlgrenska大学附属医院和Kung医

NAT GENET :艰难梭菌全球流行原因被识别

       最新研究显示,由两种不同的菌株,而不是只有一种,导致了2002~2006年艰难梭菌全球流行。这两种菌株对一线抗生素氟喹诺酮产生了耐药性。对治疗的抵抗和该细菌产生的高度感染性孢子使该细菌在全球迅速传播。        艰难梭菌感染结肠的内层,其产生的毒素可导致严重炎症和腹泻。在发达国家,艰难梭菌感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