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原来只要改变这一点,艾滋病疫苗就会有效得多

2019-05-29 佚名 生物通

一项新研究表明,新的HIV疫苗递送策略能在临床前模型中增强保护性免疫应答。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的科学家发现,在一段时间内以小剂量递送HIV疫苗会比同时接种同一种疫苗时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一项新研究表明,新的HIV疫苗递送策略能在临床前模型中增强保护性免疫应答。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的科学家发现,在一段时间内以小剂量递送HIV疫苗会比同时接种同一种疫苗时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这一研究发现公布在5月9日Cell杂志上。这种逐步增加剂量方法可能是未来临床试验中施用HIV疫苗的最佳方式。“这篇论文展示了这种方法的力量,”LJI疫苗发现部门的教授,文章的通讯作者Shane Crotty博士说。

这一新方法取决于免疫细胞团队合作。当你生病时,你的免疫细胞会组队清除病原体。可以产生抗体的细胞——B细胞移动到淋巴结中称为生发中心的部位。制造最有希望抗体的B细胞然后进一步的突变,测试和抗体筛选(antibody refinement)。

“这就像体能训练,开始变弱的时候,回到健身房变得更强壮,”LJI的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Kimberly Cirelli博士说,“生发中心就是健身房,B细胞不得不反复进行多轮选择以获得更好的结合力。”

为了击败HIV,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上的机器结合,引发感染。但艾滋病病毒是一个强硬的对手:它的外部蛋白质外壳可被抗体识别,发散迷惑免疫系统的诱饵。B和TFH细胞致力于靶向诱饵位点,没有意识到抗体会失败。

“绝大多数抗体只会绑定病毒的错误位置,所以它们没用,”Crotty说。

在这项新研究中,Crotty和他的同事比较了三种疫苗剂量策略,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机会促使中和抗体产生。 

研究人员利用最近在Crotty实验室研发的一项新技术,从淋巴结中反复提取小样本的生发中心细胞。这让他们实时看到发生的抗体细化,同时保持淋巴结完整,持续改善生发中心的B细胞反应。

研究人员测试了三种免疫策略:一种传统的疫苗,其中疫苗是一次性注射;一种是渗透性迷你药泵技术(osmotic mini-pump technology),这有点像定时释放药丸缓慢地递送疫苗;第三种是逐步增加的剂量策略,其中每隔一天给予动物部分剂量的疫苗,持续12天。

正如Crotty所说,传统的疫苗导致了一种可预测的不妙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是非中和性抗体。之后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两种缓慢释放策略不仅导致更多抗体,而且导致更好的抗体。

缓释策略似乎使更多B细胞活化更长时间,使它们有时间使用TFH细胞改善抗体强度和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B细胞实际上开始产生中和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与HIV结构的重要部分结合。

该研究表明,改变疫苗的释放,而不是疫苗本身,可以取得显著成果。 “如果你改变免疫系统对待病毒蛋白的方式,它确实可以产生显著的差异,”Crotty说。

研究的下一步是设计适用于全球临床应用的递送方法。 研究人员认为,与渗透泵或多种疫苗剂量相比,可降解胶囊等方法对患者来说更适用。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9-08-24 维他命
  2. 2019-05-29 130****4638

    科技的进步,必将攻克艾滋病。

    0

  3. 2019-05-29 183****7028

    学习

    0

相关资讯

葛兰素史克的双药片剂Dovato治疗艾滋病获FDA批准上市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批准了双药片剂艾滋病的治疗方案Dovato。Dovato(dolutegravir / lamivudine)由葛兰素史克领导的合资企业ViiV销售,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未接受过治疗患者的双药片剂。

Int J Epidemiol:艾滋病乙肝梅毒三病联合母婴阻断策略找到

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委员会通过了2018-2030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艾滋病、乙肝和梅毒三病联合母婴阻断的干预框架,提出了整合干预方案以持续有效地降低并最终消除这三种传染病的母婴传播。为回应WHO的建议,公共卫生学院张磊教授利用柬埔寨孕产妇人群数据,构建了数学预测模型,评估了该整合干预方案的疾病控制效果和成本效果。近日,该研究成果“Integrated approach f

Lancet:男同性恋间的艾滋病传播风险

 PARTNER 2期研究旨在精确评估同性恋间的艾滋病传播风险。 PARTNER研究是在欧洲的14个国家的75个中心开展的一前瞻性的观察项研究。1期(2010年9月15日-2014年5月31日)招募随访无安全套性活动的异性伴侣和同性情侣(HIV阳性伴侣服用抑制性ART);2期(截至2018年4月30)仅招募随访同性伴侣。收集数据有性行为调查问卷、HIV检测(HIV阴性者)和HI

中国研发的抗艾新药塞拉维诺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该所合作开发的抗艾滋病新药塞拉维诺,于2019年5月5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该项目现正在开展临床I期研究的准备工作。如研发成功,将会更好地满足广大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

盘点:艾滋病/HIV近期重要研究一览

每年的5月18号是世界艾滋病疫苗日(HIV Vaccine Awareness Day,HVAD),旨在面向全球各界人士宣传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的重要性。那么近期有关HIV的研究有哪些呢?请随梅斯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

· 2019-05-18

-->

Adv Sci:砒霜或有助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广州医科大学广州第八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及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探索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先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