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全身超过90%的皮肤都存在红棕色皮损,且持续时间超过30年,啥病?——案例报道

2016-10-14 MedSci MedSci原创

患者男,63岁,于2016年1月就诊;长达32年的红棕色皮肤病变在前一年出现恶化,且伴每天腹痛、瘙痒、潮红、关节疼痛和疲劳。 查体如上图所示,超过90%的皮肤都存在红棕色皮肤病变,只有手掌、脚底和头部幸免于此。 辅助检查:血清类胰蛋白酶70·5μg/L,正常值上限的六倍! 皮肤活检:多个肥大细胞。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血清类胰蛋白酶升高和病理结果,患者诊断为:肥大细胞增多

患者男,63岁,于2016年1月就诊;长达32年的红棕色皮肤病变在前一年出现恶化,且伴每天腹痛、瘙痒、潮红、关节疼痛和疲劳。



查体如上图所示,超过90%的皮肤都存在红棕色皮肤病变,只有手掌、脚底和头部幸免于此。

辅助检查:血清类胰蛋白酶70·5μg/L,正常值上限的六倍!

皮肤活检:多个肥大细胞。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血清类胰蛋白酶升高和病理结果,患者诊断为:肥大细胞增多症

予以口服西替利嗪、色甘酸钠治疗,患者的一般症状有所改善。

肥大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症状,其特征为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内有大量肥大细胞聚集。

大多数患者的皮损特征是红褐色的斑丘疹,但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单一的皮损到全身弥漫性皮肤受累均有可能。本案例就是涉及全身皮肤的表现。

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病人有关节痛、骨痛和过敏样症状,其他还有刺激H2组胺受体所致的症状(胃酸和黏液分泌增加),如消化道溃疡和慢性腹泻。

组织活检可见组胺含量极高,与肥大细胞聚集程度相一致。

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时,尿内组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也高,血浆内组胺可升高,血浆内类胰蛋白酶、肝素、前列腺素D2(PGD2)浓度也可升高。

原始出处:

Alexander Zink,et al.Systemic mastocytosis with generalised skin involvement.Lancet.October 13,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8)
#插入话题
  1. 2017-04-18 howi
  2. 2016-11-26 熊熊熊

    见过类似患者,一直诊断不明

    0

  3. 2016-11-01 laoli

    少见病,长知识了!

    0

  4. 2016-10-21 thlabcde

    学习呢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