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吸烟与晚期肝纤维化相关

2018-08-31 MedSci MedSci原创

在PBC患者中,吸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均与晚期纤维化有关。在患有晚期肝纤维化的吸烟者中,死亡率升高。

研究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结果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吸烟对肝脏组织学和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患者和方法:在171例患有PBC(163例妇女)的克瑞坦患者中,记录了吸烟和饮酒习惯(基于标准)。148例患者进行了肝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

研究结果:吸烟与每日饮酒超过20克[调整的优势比 (AOR)=2.20, 95% CI: 1.029-4.099]、重度肝脂肪变性(AOR=5.31, 95% CI: 2.019-9.919)和3-4期肝纤维化相关(AOR=1.21,95%CI:1.015-3.031)。对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酒精消耗进行调整后,多变量分析表明,重度吸烟,多年的被动吸烟,以及严重的坏死性炎症等是晚期纤维化的独立因素。每隔一年,吸烟强度就会增加,患晚期纤维化的可能性要高出3.2倍(95%CI:2.018-6.294)。在患有晚期肝纤维化的吸烟者中,死亡率增加。

研究结论:在PBC患者中,吸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均与晚期纤维化有关。在患有晚期肝纤维化的吸烟者中,死亡率升高。

原始出处

Mantaka A, Koulentaki M, Samonakis D, et al. Association of smoking with liver fibrosis and mortality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Aug 13. doi: 10.1097/MEG.0000000000001234.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检验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

目前,综合国内外所提出的PBC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以下3条:胆汁淤积酶的异常升高;血清AMA或AMA-M2抗体阳性;肝组织学支持PBC符合其中的2条即可以做出诊断但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对于可疑PBC在诊断之前,首先应该排除其他常见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而且,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并非都像标准中那样简单因此,需要对检验结果具体分析。

《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管理》摘译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如果不治疗将会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通常根据胆汁淤积的表现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作出诊断。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程,为保证对患者个性化治疗,需进行风险分层。治疗的目的是减缓疾病进程、防止发展至终末阶段和改善症状。目前减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包括已许可的治疗方案[熊去氧胆酸(UDCA)和奥贝胆酸(OCA)]和超适应证用药的

2017欧洲肝脏病学会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治指南解读

原发性胆汁陛胆管炎(PBC)是一种漫性自身免疫性的胆汁淤积性疾病,如不给予有效治疗则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失代偿期,甚至终末期肝病。该疾病的诊断主要基于提示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生物化学指标以及循环中出现的特异性自身抗体。PBC治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终末期肝病的发生,并改善疾病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PBC是一种相对异质性较强的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经过可有较大差异,因此给予患者长

2018 BSG/UK-PBC指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和管理

2018年3月,英国胃肠病学会(BSG)联合UK-PBC共同发布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和管理指南,文章主要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筛查,风险封层及预后评分,疾病管理,特殊人群的管理等内容提出40条推荐意见。

NEJM:苯扎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由此可见,在对熊去氧胆酸单独治疗反应不明显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将熊去氧胆酸与苯扎贝特联合治疗导致完全生化反应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安慰剂和单纯的熊去氧胆酸治疗的发生率。

《2018年英国胃肠病学会/英国PBC协作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及管理指南》推荐意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旧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病理表现为免疫介导的胆道上皮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和进行性纤维化,最终会进展至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PBC 常见于50 岁以上的女性。男性、发病年龄较小(<45 岁)和疾病终末期是预后不良的指标。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胆汁淤积相关的肝脏血清学指标联合抗线粒体抗体(AMA)诊断PBC,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尚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