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MET:同样是胖子为何有人不得糖尿病?Cell子刊给出新答案

2016-11-06 佚名 生物谷

几年以前,科学家们就已经发现有些瘦人最终也会得糖尿病,而一些比较胖的人反而能一直保持健康。现在来自犹他大学健康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一谜题的一个可能答案:一类具有毒性的脂肪代谢产物——神经酰胺——可能会让人易患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该研究发现神经酰胺的积累会影响脂肪组织的正常功能。当人们吃的过多,体内就会产生过量的脂肪酸,有些脂肪酸能够储存为甘


几年以前,科学家们就已经发现有些瘦人最终也会得糖尿病,而一些比较胖的人反而能一直保持健康。现在来自犹他大学健康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一谜题的一个可能答案:一类具有毒性的脂肪代谢产物——神经酰胺——可能会让人易患2型糖尿病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该研究发现神经酰胺的积累会影响脂肪组织的正常功能。

当人们吃的过多,体内就会产生过量的脂肪酸,有些脂肪酸能够储存为甘油三酯,或者作为能量燃烧掉,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脂肪酸还会变成神经酰胺。当神经酰胺过量积累,脂肪组织停止正常工作,无法储存到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就会进入血管系统和心脏还会对其他外周组织造成损伤。

该研究发现将过多的神经酰胺添加到人类脂肪细胞或小鼠体内会引起对胰岛素的反应出现迟钝,并进一步发展为能量消耗能力的损伤。小鼠也更容易发展为糖尿病和脂肪肝。

与之相反,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体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敲除了将饱和脂肪酸变成神经酰胺的关键基因结果发现降低小鼠脂肪组织内神经酰胺的含量能够保护小鼠避免出现胰岛素抵抗。

这些结果表明神经酰胺的积累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而降低其水平则可以避免这种疾病。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可能也同样存在。事实上通过对接受了减重手术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神经酰胺水平能够更好地预测糖尿病发生,甚至好于肥胖指标。虽然所有病人都处于肥胖状态,但那些没有患2型糖尿病的肥胖病人其脂肪组织内神经酰胺水平要低于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肥胖病人。

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可能导致神经酰胺异常积累,并进一步发展为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基因突变。基于该研究,科学家们提出由于神经酰胺的积累,负责脂肪燃烧的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组织可能失去了棕色脂肪的特性,甚至出现白色化,这进一步促进了导致疾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综上所述,该研究提示通过阻断脂肪组织内神经酰胺合成,或可防止2型糖尿病或其他代谢疾病的发生。

原始出处

Bhagirath Chaurasia1, 14, 15, 16, , , Vincent Andre Kaddai1, 14, Graeme Iain Lancaster1, Darren C. Henstridge2, Sandhya Sriram3.et.al.Adipocyte Ceramides Regulate Subcutaneous Adipose Browning,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sm.Cell Metabolism.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09-16 维他命
  2. 2017-10-02 一闲

相关资讯

“神药”阿司匹林的14种用途

导语:诞生一百多年来,阿司匹林最先用于解热镇痛药,后越来越多的作用被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最先来源于柳树皮,在19世纪末开始人工合成。它还成就过一个诺贝尔奖。诞生一百多年来,最先用于解热镇痛药,后来科学家对其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用途,小到解热镇痛,大到预防肿瘤。所以有人给它一顶江湖帽子——“神药”。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它的那些“神”作用。1、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

BMJ:这张脚部平片,您能发现什么?——案例报道

患者女,59岁,有糖尿病,左足肿胀、红斑、疼痛。患者的症状在几个月内恶化。近期没有创伤史。平片如下。根据描述和平片,您的诊断是什么?答案:神经性骨关节病,有时也被称为Charcot足。看下图,“S”箭头处软骨下囊肿明显,“T”箭头处是软骨下骨硬化。广泛存在畸形,关节完整性丧失,尤其是舟楔关节。舟骨远端严重破坏已经消退为内侧楔骨(“C”处),中间和外侧楔骨发生横向位移。影响外周神经系统、可导致Cha

头号都市病,看你有没有!

你知道吗?这些常见的坏习惯都是“肝脏杀手”,尤其容易招来“头号都市病”之称的脂肪肝!但早期脂肪肝症状不明显,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肝病专家为你全面解读脂肪肝↓↓收藏,转给家人!

Gastroenterology:高蛋白饮食有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

根据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一项最新营养学研究,他们发现高蛋白饮食能够降低肝脏脂肪含量,6周内最多可将肝脏脂肪含量减少48%。饮食究竟以植物蛋白还是动物蛋白为主并不重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世界范围内多项研究已经调查过高蛋白饮食对人类代谢的影响。在许多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到高蛋白饮食对体重,肝脏脂肪含量,血脂水平,长期血糖水平以及肌肉含

Nature:糖尿病的炎症起因被发现

炎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慢性炎症的一个可能的触发因素。饮食中脂肪含量太高会通过刺激慢性炎症促进胰岛素抵抗。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当某些免疫细胞不再生成脂肪酸,即使是在高脂饮食的喂养下,小鼠也不会发展为糖尿病并且不会出现慢性炎症。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我们取得的一些医学进展已

Nature:糖尿病为何“那么坏”,是“免疫细胞”在作祟!

炎症是糖尿病患者会产生心脏病、中风、肾病和其它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2日,在线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鉴定出了慢性炎症一种可能的触发机制。原来,又是一种免疫细胞在作怪。炎症是糖尿病患者会产生心脏病、中风、肾病和其它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2日,在线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论文题目:Fatty acid synthesis con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