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2017-06-05 佚名 楚天金报

近日,武汉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患者从公立医院拿药与医院进价一样,“以药养医”彻底从江城历史舞台退出。

继武汉36家市、区属公立医院及11家在汉的省属医院实行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近日,武汉同济、协和、梨园医院也开始实施医改。随后,解放军武汉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等医院也加入其中,至此,武汉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患者从公立医院拿药与医院进价一样,“以药养医”彻底从江城历史舞台退出。

患者明显的感受就是,药品(中药饮片除外)的价格降了,不过看专家门诊的诊查费则上调了。对此,医院相关人士建议,如果是初诊、尚未完善相关检查,不妨先挂普号。

取消药品加成 专家号价格上涨

2017年4月1日开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1.5元保持不变,体现专家价值的专家门诊(由达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职称的医生坐诊)诊查费则上调。除了妇产科、口腔科、中医科、急诊科,其他科室副主任医师的诊查费,由5元调整到13元;正主任医师的诊查费由8元调整到20元,知名专家诊查费由30元调整到75元。最近取消药品加成的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梨园医院等也是实行的这一标准。

记者从门诊办了解到,中南医院4月份的总就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成,不过,看副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的患者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找正主任医师看病的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4月份开始执行新的价格标准,由于专家的诊查费增加得较为明显,所以,一些患者转而看普号了。”中南医院门诊办主任曹清分析。

初诊或复查时 可考虑先挂普号

不少人到医院看病,挂号时首先会问一句:“还有没有专家号?”若是没有专家号了,才“退而求其次”挂普号。如今,专家号的诊查费比普号贵出几倍,这让人有些纠结,看病到底是看普号还是看专家?

对此,曹清表示,看病也有一些“技巧”。如果患者是初诊(非急诊),不明确病因,或是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可考虑先看普号,等对疾病有了基本的判断、检查结果出炉后,如果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看专家,再挂专家号也不迟。此外,一些疾病经过治疗后,需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复诊,如果未发现身体有异常,也可选择普号先做检查。

对于有些患者“只认”专家,甚至质疑看普号的医生能力,曹清称,坐诊普号的医生具有临床经验才可上岗。此外,有些主治医师虽然未获得主任医师的职称,但是术业有专攻,在患者当中有良好的口碑。还有的医院会返聘一些高年资的退休医生坐门诊。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06-06 189****7206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2. 2017-06-06 半夏微凉

    阅读了谢谢分享

    0

  3. 2017-06-05 thlabcde

    我们的药品早就取消了!

    0

相关资讯

2017年我国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将为民众节省600亿-700亿元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今年我国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时代。

湖北三甲医院亏损2500万 仍坚持取消药品加成

今年,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曾发文,要求省属11家医院于3月31日取消药品加成,实行综合改革。目前该政策执行一周,记者探访了多家大医院,对于此次改革措施,不少医院都直言短期收入大幅缩水,但依然会积极应对,支持改革。

医院亏损别亏了医生

随着各地药品零加成等系列医改新政的推进,公立医院亏损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有专家在一次论坛上指出:“最晚到2018年,大量公立医院包括三甲医院都会亏损。”那么,导致公立医院亏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公立医院今后将何去何从?经历医改变革中的公立医院的医生们是挑战更大了?还是机会更多?

中国医药改革的“诗和远方”:告别“以药补医”

告别“以药补医”,让患者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健康,这是中国医药改革的“诗和远方”。

辽宁:严禁给医生定指标 绩效不与药品检查挂钩

公立医疗机构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考核结果自主分配绩效工资。薪酬总量核定和个人绩效工资分配不与医疗机构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

10月前 昆明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5月31日,昆明地区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听证会(以下简称“听证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