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ST段抬高心梗介入治疗后,都应收入重症监护室

2019-06-16 朱柳媛 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人都知道,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进导管室开通血管,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类患者开通血管后需要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还是普通病房。目前,只有欧洲相关指南建议这类患者入住ICU。

很多人都知道,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进导管室开通血管,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类患者开通血管后需要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还是普通病房。目前,只有欧洲相关指南建议这类患者入住ICU。

近期,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作后ICU住院指征不明确(可住,也可不住)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恢复治疗可降低其30天死亡率。

研究者表示,该研究结果令人惊讶,因为其他研究都显示ICU在这类患者中是使用过度的。

但他们强调,ICU住院就像一种类似药物的治疗手段,该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每一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都需要送去ICU进行恢复治疗,目前迫切需要进一步确定他们中的哪些患者能从ICU住院中获益。

研究者还指出,建立ICU的初衷是给病重的患者进行治疗,如果把每一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送进ICU治疗,风险是比较大的,包括感染,因为ICU中真正病重的患者极易存在艰难梭菌等严重感染

另外,在ICU住院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各种手术操作治疗,且因频繁接受护理或治疗而睡眠质量较差。这些对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来说,是具有破坏作用的。

该研究覆盖全美1727家急救医院,纳入近11万例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的老年患者,其中68.8%在ICU住院,大部分是在导管室开通血管后住进去的。

在ICU入院率处于最高四分位的医院中,至少85%的患者是在ICU住院的。

当是否入住ICU治疗根据患者与ICU入院率最高的医院之间的距离远近来决定时,ICU住院者的30天死亡率比普通病房住院者降低了6.1%。

在另一项针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分析中,研究者发现,这类患者常规入住ICU并没有获得预后改善,是否入住ICU并不会明显影响死亡率。

原始出处:

作者:朱柳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9-18 gaoxiaoe
  2. 2019-06-18 bioon6
  3. 2019-06-18 hyf035
  4. 2019-06-16 天地飞扬

    学习,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JACC: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在年轻心梗患者中常见

在美国年轻时经历心肌梗死(MI)的成年人中,关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患病率和治疗的数据有限。本研究纳入了YOUNG-MI注册数据库中的首发MI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根据荷兰脂质诊所标准。最终,共纳入了1996名患者,平均年龄为45岁,女性占19%,54%患者有ST段抬高型心梗,有180名(9%)患者诊断为FH。89.4%的FH患者和89.9%的非FH患者出院时接受有

JAHA:性别对心梗PCI术后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及时的冠脉介入治疗(PCI)可以降低心梗死亡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性别差异对治疗时间和死亡风险的影响。本研究纳入了2013-2016年接受PCI治疗的13451名心梗患者(女性占22.5%),其中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占47.8%,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占52.2%。在STEMI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治疗即时性弱于男性,30天死亡率也高于男性(9.3% vs 6.5%, P=0

造影正常却是心梗,实例解析如何避免漏诊这类患者

1例74岁女性患者,因“剑突下疼痛半年,加重2天”至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于半年前无诱因反复出现剑突下疼痛伴压榨感,自诉服用“磷酸铝凝胶、奥美拉唑肠溶片”后症状稍有缓解。2天前再次出现剑突下压榨感,疼痛剧烈,服用“磷酸铝凝胶、奥美拉唑肠溶片”等抑酸护胃药物处理后症状无好转。近期无发热、咳嗽、腹泻等病毒感染史,遂于我院急诊就诊。

心梗未必有胸痛,沉默的杀手需警惕!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病人有胸痛、胸闷症状还能引起我们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及时检查和治疗,但是临床上危险性更高的急性心梗,说它危险是因为它有急性心梗,但是它不胸痛。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称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

PNAS:压力为什么会诱发心梗?科学家发现,压力可能会给体内炎症相关基因松绑,促进炎症,损害心脏

而压力对人的影响不止限于精神层面,更会切切实实地反应到身体上。例如,2018年,有研究者对22万人随访近5年,发现心理压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0%以上有关,而心血管疾病正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

Circulation:达格列净与2型糖尿病合并心梗史的患者的心血管结局

葡萄糖钠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降低2型糖尿病和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鉴于有心梗(MI)病史的患者的基线风险高,其从葡萄糖钠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中的获益可能会更大。将17160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6974位)或多种危险因素(10186位)的患者随机分至达格列净或安慰剂组。主要终点是MACE(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缺血性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