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靶向抑制两种酶,导致癌症的基因突变得以控制!

2017-06-03 枫丹白露 来宝网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已经表现出治愈RAS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癌症的希望。临床前研究结合了靶向针对抑制剂poly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的治疗。研究结果本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已经表现出治愈RAS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癌症的希望。临床前研究结合了靶向针对抑制剂poly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的治疗。研究结果近期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

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中超过90%,在结肠直肠癌和肺癌中分别占50%和30%,是许多其他类型肿瘤的重要部分。不幸的是,这些癌症通常抵抗传统的治疗。

系统生物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戈登·米尔斯博士(Gordon Mills)说:“目前的靶向治疗方法远强于RAS驱动的癌症,RAS代表了癌症中最常见的潜在可靶向突变型。 “我们的研究表明,PARP和MEK抑制剂的合理组合需要对RAS-突变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很少。”

PARP抑制剂阻断细胞DNA修复的关键途径,有效地阻止许多具有DNA修复缺陷的癌症生长,但由于肿瘤适应治疗引起的应激的能力,疾病很快就会获得抗药性。 MEK抑制剂也用于影响某些癌症中通常过度活跃的途径。

米尔斯的研究小组发现PARP和MEK抑制剂的组合在RAS突变流行的肿瘤谱系的多个RAS突变体肿瘤模型中诱发“意外的细胞毒性作用”。联合治疗独立于肿瘤抑制基因(包括BRCA1,BRCA2和p53)的突变,表明双重治疗作为多种RAS突变型癌症治疗的潜力。对于已经对PARP具有抗性的肿瘤以及在BRCA1和BRCA2中没有畸变的细胞也是有效的,这表明组合可以扩展到可能受益的广泛范围的患者中。

米尔斯说:“RAS突变体细胞对该治疗组合的敏感性似乎与内在基因表达模式无关,如同在多个不同谱系中观察到的。 “因为对MEK1和PARP1组合的协同反应也与p53突变状态无关,所以该方法在正常和突变型p53肿瘤中应该是有效的。体外和体内数据一起证明MEK1和PARP1组合提供了潜在的诱导细胞死亡并增加PARP活性的大小,持续时间的作用。

目前,MD Anderson正在考虑这一调查领域的临床试验。

原始出处:

Chaoyang Sun, Yong Fang, et al. Rational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PARP and MEK inhibitors capitalizes on therapeutic liabilities in RAS mutant cancer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31 May 2017: Vol. 9, Issue 392, eaal5148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l5148

作者:枫丹白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7-06-28 gdsun
  2. 2017-06-05 luominglian113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3. 2017-06-05 jambiya
  4. 2017-06-04 jetleo

    这种联合产生疗效的机制似乎和ras靶点无关

    0

  5. 2017-06-04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很受益

    0

相关资讯

Adv Mater:“聚集诱导发光”(AIE)新应用,肿瘤细胞的放疗增敏

放射治疗是对肿瘤部位造成高能电离辐射的治疗手段,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肺癌、结直肠癌、食道癌等癌症的一线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无法切除的肿瘤,放射治疗更是主要的控制方法。对于局部晚期肿瘤,放射治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为手术治疗争取可能。但是,由于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产生的耐受性常常导致放射治疗的失败。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多种放疗增敏剂,目的是使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更加敏感。评价放疗增敏剂效果的重要指标是

Small: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具有成像和药物传输等多功能的纳米结构体系有望在疾病 (如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这类诊疗一体化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将不同功能材料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多功能纳米粒子。然而,各种功能材料之间存在难以预测的相互作用导致其极为复杂的制备过程以及较低的重复性。设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分子用以制备多功能纳米粒子,可以简化制造工艺,提高重复性,从而构建更为可靠的诊疗一体化体系。2001年,

Small:多管齐下,基于白蛋白的肿瘤多重响应性纳米药物

响应性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肿瘤响应性纳米药物通过对肿瘤组织和细胞的识别,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在肿瘤中响应性释放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光动力治疗(PDT),纳米剂型中光敏剂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受到抑制,无法发挥PDT的作用,必须在肿瘤组织或细胞中快速释放,恢复单线态氧的产生能力和对细胞的杀伤作用。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具备pH值偏低、谷胱甘肽(GSH)

Small:具有肿瘤细胞内双重荧光增强特性的诊疗探针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诊疗一体化已成为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的热点领域,这为肿瘤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在诊疗一体化制剂的开发中,作为生物探针的荧光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传统荧光分子极易光漂白、具有聚集诱淬灭现象,且信噪比较低,这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浙江大学计剑教授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肿瘤细胞内特异性双重荧光增强的生物探针。与传统荧光标记方

ACS Nano:暨南大学陈填烽教授研究组发现用于肿瘤同步放化疗的纳米药物

2017年5月3日,美国化学会旗下著名期刊《ACS Nano》杂志在线发表了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陈填烽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研究员合作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报道了靶向纳米载药体系研究进展,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靶向纳米复合体系,从而实现了肿瘤靶向的放化疗法。陈填烽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以多种蛋白、多糖、多肽及小分子作为修饰剂,合成了多个系列不同形貌的纳米硒(SeNPs),并

Cell:逆转肿瘤组织中的调节性T细胞对于促进免疫疗法至关重要

这一研究表明,如何有效的靶向改变肿瘤内部调节型T细胞,使之转变为抑制肿瘤的T细胞,对于抗癌的免疫疗法至关重要。通过降低文章描述的Nrp1基因的表达也许能够成为未来有效的新目标。